2)第13章 了解照片的历史_重生之顶级摄影家","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以抓拍那些独特的瞬间。

  看了一会,他从胶片机转向了数码相机,对于快速抓拍还是数码更在行,只不过选择余地并不多罢了。

  结果他看到了一款出乎意料的产品,理光GR二代,印象里这台相机出现的时间是2015年。但两个时空明显发展不对等,比如三家大厂的产品还停留在2013年前后,理光这边怎么往前跳了两年。

  用手机查了查历史,发现理光历代产品少了几款,这应该就是他相机更新比其他厂商快的原因。

  陈平生一下子对这台相机产生了兴趣,如果了解摄影的人应该都听过森山大道的名字,这位和理光有着不解之缘的摄影师,喜欢他的人喜欢得要死,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拍的都是狗屁。非常的极端化。

  不过他本人在摄影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看不懂他的照片,是因为缺乏对于那个年代Rb的了解,以及缺乏相对应的语境。

  当年战后的Rb经济飞速发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各行各业都热闹非凡,可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所有人都对未来充斥着茫然,一边心里向往着窗明几净的繁华大厦,一边却知道那和自己并不相干,甚至偶尔还会感到一切都是虚无,不知道这个名为国家的列车到底要开往何处。

  而彼时摄影还停留在新闻摄影,停留在死板的拍摄郑森山大道就是在那时候,来到街道上,横冲直撞的拍摄,用浓烈的黑白,拍摄下了个人对于城市的印象,拍出了那一代饶茫然和冲突。

  所以观看照片,尤其是一些历史年代印记比较重的照片,是要了解其特殊时期的具体情况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照片明明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着极高的历史地位。

  “这个多少钱?”陈平生拿起那台理光GR二代问道。

  “这个5000。”林梓杉走过来道:“除了一些划痕以外,这台相机没有任何问题。甚至都没拍摄过几次。”

  “看来又是一个不了解自己需求的人。”陈平生毫不意外这种情况。

  很多人买相机都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购买的,根本不了解自己的需求这台相机是否能满足。

  只是听别人介绍或是被店家忽悠了。

  就像十年前电脑城装电脑的那拨人,论忽悠无人能出其右,三千块钱的电脑能卖出八千的价。

  陈平生深刻的怀疑这就是同一拨人,只不过换了个行业。

  摸了摸相机,并试拍了几张,陈平生确定这相机还是99新。虽然他很想买下,但钱包的情况不容乐观,他现在也没有收入渠道。

  自己应该想想怎么赚钱了,陈平生叹了口气。

  要不然去找个模特拍点糖水片?

  这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方式,很多女生都有拍照需求,她们会在平台里联系喜欢的摄影师拍照。

  有互免,也有收费的。互免就是互相免费,双方都不收钱。

  至于收费就要看摄影师水平和作品了。

  不过陈平生之前没有作品积累,即便发布信息估计也是无人搭理的。

  毕竟艺术摄影圈和写真摄影圈不能是紧密相关,只能是毫无关联,大家都是各玩各的。

  除此之外,就是去找点兼职,可哪个兼职能需要胶片摄影师呢?

  这么一想,陈平生忽然发现自己的赚钱难度竟然是地狱等级,但凡手里有一台数码相机,他都能赚点钱。可那台原有的已经被他卖掉了。

  摇摇头,他觉得自己可能要度过一段比较紧衣缩食的岁月了。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