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章 帝国军人,心胸如此狭隘?_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帝国军人,心胸如此狭隘?

  “还是差了点意思啊。”

  东暖阁内,朱由校负手而立,扫视眼前的舆图,眉头微蹙,“没有一份完整性、按比例绘制的军用舆图,把各项参数全都考虑进来,连纸上谈兵的资格都没有啊,骆养性奉旨离京至今,可有消息传回京城?”

  “禀皇爷…还没有。”

  在旁服侍的王体乾,忙作揖行礼道。

  朱由校眉头皱的更紧。

  时下有太多的事情要落实和解决,可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人,然而朱由校最缺的,就是各领域的人才。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个道理不管在何时都适用。

  若想对大明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就必须要有参考价值极高的舆图才行,大明是不缺少各类舆图,但朱由校想要的更多,站在全域的角度,经缜密的勘测和绘制,定下全国和各省的军事、行政、交通、地理、水利、矿藏等各类型舆图,甚至更为细致的府州县各类型舆图也要有。

  这是异常繁琐的系统工程,甚至想实现这一整体构想,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和时间,但朱由校愿意投入和等待。

  眼前的这帮将校,就是在浑河血战中率领麾下善战的健儿,令猖獗的建虏都损失惨重的存在。

  这就是大明军队的现状。

  唉

  陈策、童仲揆心里暗叹,即便是奉诏进京了,被传召到西苑这边,浙兵营与石柱兵的矛盾,依旧在彼此的将校间体现出来。

  二人不知该讲些什么。

  军队指挥的支配权必须凝一,文官就去做文官该做的事情,既要把持着行政权,还要把控着支配权,那未免吃相太难看了。

  不过想落实这些谋划部署,没有数载甚至更长的时间,根本就无法实现。

  “末将在。”

  被天子点名的二人,哪里敢迟疑,纷纷低首上前应道。

  这一路奉诏赶回京城,让陈策、童仲揆极为心累,非但要确保行军速度,还要留意各营的情况,更要注意营中逃兵、袭扰地方等情况。

  朱由校谋定的军事改革,并非是局限于裁撤冗兵、整饬军队、招募新卒、研制火器等那样简单,大明军队想实现涅槃重生,就必须进行彻底的体系化改革,不然就是治标不治本的闹剧。

  朱由校双眼微眯,语气低沉道:“驰援辽东期间,浙兵营与石柱兵在通州起了冲突,死伤不少人,戚金,秦邦屏,你二人就没什么想对朕说的吗?”

  陈策低首看了眼童仲揆,忙开口道。

  倘若连自己待的家,究竟是长什么样都没有清晰认知,你想打扫,你想整理,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甚至朱由校在想一个问题,要是万历47年的那一战,在辽地出战的明军精锐,可以掌握参考价值极高的军用舆图,将辽左和建州三卫的地形走势、城池分布、军事要隘、建虏分布等都了然于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