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4章 行路难(3)_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5章行路难

  “皇爷,您该进膳了~”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本伏案忙碌的朱由校,在被刘若愚小心提醒,抬头看向窗外,才发觉天早已黑透了。

  “天都黑了。”

  朱由校放下朱笔,揉着发酸的手腕,不免露出苦笑,“朕这皇帝做的,连昼夜都顾不上了。”

  “皇爷是心念天下。”

  刘若愚低着脑袋,“皇爷每天……”

  “朕若是不念天下,那还有谁会念及?”

  朱由校从宝座上起身,活动着身体,“差人将兵部、户部的奏疏送去,给王象乾、毕自严他们传口谕,万事莫要心急,事都是一件件办的,有心就好,但也要兼顾好其他,别好心办错事,坏事。”

  “喏!”

  刘若愚忙作揖应道。

  越是了解的越多,朱由校就越觉得时间不够用,从万历朝中后期算起,尤其是万历三大征,中枢有中枢的问题和隐患,地方有地方的问题和隐患,两者就像一团乱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缠越杂乱,想要悉数梳理出来,并非一年半载,也非两年三年,便可以办到的。

  这就是大明最棘手的。

  一方面各种困境和问题摆在面前,一方面各种弊政和隐患藏在背后,你顾得到这一头,便顾不上另一头,拆东墙补西墙,便成了万般无奈下,明知会有更多问题,却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还是要开源啊。

  坐在罗汉床上的朱由校,看着眼前的饭菜,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对内的财政谋改,必须按毕自严的想法来,一步步的剥,一步步的调,不然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可能成为害民之举。

  大明不能再乱下去了,也经受不起新的乱了。

  只是大明的乱,除了辽东外,别的地方也在蓄势,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充沛的金银储备。

  内帑这一钱袋子,是朱由校思前想后下,唯一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差人去趟司礼监,将涉及蒙鞑、朝鲜、东倭的案牍卷宗,给朕悉数调阅过来。”朱由校端起碗筷,对一旁服侍的刘若愚说道。

  “奴婢遵旨。”

  在想事情的时候,朱由校最烦别人打扰,服侍御前的日子也不短了,刘若愚深知自家皇爷的脾性,见皇爷开始用膳,刘若愚这才叫人进来,将御案上批阅过的奏疏拿走,同时将所下旨意逐一落实。

  虽说朱由校没有胃口,但饭还是要吃的,身体是本钱,没有好的身体,即便有再多好的想法,一切都是空谈罢了。

  朱由校细嚼慢咽的吃着,不过还没有吃几口,在殿外候着的韩赞周低首进来,禀明通政史钱谦益递牌子求见。

  “都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

  朱由校端着碗筷,皱眉看向韩赞周,沉吟刹那,便道:“宣吧。”

  自从罢了首辅方从哲、次辅刘一,又分批杀了那么多奸逆,给外朝有司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