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7章 屠城,会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_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不像是王的银甲二皇帝,高声呐喊。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震耳欲聋。

  这不知到底是为了守护,还是只为了那位银甲二皇帝的血战之音,向着东方飘去……

  临济,黄河岸畔的一座古邑,距离黄河大堤十里地。

  这是魏国复国以后,占据的最西边县城,也是距离秦国最近的县城。

  三月十日,午时,阳光最好,二十万秦军横渡黄河。

  渡河期间,水岸边十数骑魏兵立马观望,不敢近前。

  在第一个秦军渡河后,拨马便逃。

  这是临济守将,魏国相邦,兼任上将军的周市下达的命令——只观望,过黄河乃归。

  背靠黄河,埋锅造饭,斥候先行。

  二十万秦军在黄河岸边停驻休憩一个时辰,日头西移而不落,大军启程。

  半个时辰后,临济古城外,二十万秦军,列阵以待。

  领前军,为先锋,誓要一战雪耻的李信策马在军阵之中,手中拿着一个双筒望远镜,认真观察临济城墙。

  墙色为黄,高有三丈多,上面满是新土的痕迹。

  城头上,每五步便有一士卒,每个垛口都有弩。

  临济县城本来的城墙不到一丈,从魏国举大旗复国到现在,不过一月时间,硬是被上修两丈。

  三丈城墙九米高,兵力和器械也都拉满,这样的配置,已经不输给小国都城了。

  从渡黄河时魏军没有阻击,再到临济城这波史诗级加强,李信做出判断。

  魏军是要决定死守不出了。

  他蹙起眉头,攻城战,比野战难度要大上十倍不止。

  若是早一月出兵便好了……

  他在心里说。

  早一个月,面前的临济城就只有不到一丈高的城墙,憋泡尿就冲上去了。

  现在想冲上去,付出代价就大了一些,最前头秦兵的非得被打出屎不可。

  重拾心态,李信命令一名秦兵当使者,执书信去临济城劝降周市。

  使者策马,带着二皇帝亲笔书信驶向临济城门。

  李信叹息口气,内心觉得真没有这个必要,直接开打就是了。

  要是想投降,何必叛乱呢?

  这劝降书信不如换成威胁书信,写在万张纸上,要弓箭手尽数射入城内。

  内容就写

  【破城之日,男女老少一个不留。】

  如此一来,或许临济城百姓就会害怕地骚乱,然后绑周市而自保,大开城门放秦军进去。

  诸将军尽皆赞同,这计策就和过河中击一样,属于肚子稍微有点滴墨水就知道的兵法,老套路,但是耐用,很灵。

  可主将不允。

  “若是临济不投当如何?

  “临济城我们是一定能打下来的,这个话放出去,不屠就是没有信用。

  “屠城,会引起激烈反抗,失去民心。”

  李信不以为然,他看在场的屠睢、赵佗等将军们同样不以为然。

  不投降,打下来那肯定要屠城啊,既能给下面开荤敛财,还能树立威严震慑天下。

  后面那些县城的叛军若是不想同样下场,就会早早献城投降,这怎么会引起激烈反抗呢?

  那些激烈反抗的都是吃了王八心的秤砣,屠不屠城都会反抗到死。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