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铀矿_融合电脑,我能操纵亿万太空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木卫二这里的工业水平达标之后,继续留在木卫五这里,继续远程遥控木卫二便有些不合适了。

  是时候再一次搬家了。

  这段时间之中,陈岳将自己的芯片技术又再次提升了一截,从7纳米工艺提升到了5纳米。这意味着,在相同体积的晶圆之上,陈岳可以集成更多的电路,并由此获取到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算力。

  同时,新一代超算操作系统也开发完毕。使用这一套操作系统,陈岳可以减少中断请求以及进程间通信等开销,并对向量化、程序循环、存储器层次结构及数据局部性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性能提升工作。

  全新的,与陈岳自身存在更加契合的操作系统,让陈岳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操作底层硬件,更方便的统筹高达十几万片的芯片协同工作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再与更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结合,便再次为陈岳带来了高达20倍的算力提升。

  此刻,陈岳便再次将自身转移到了飞船上,然后乘坐飞船降落到了木卫二那处已经建造完毕的全新超算基地旁边,然后再次通过有线连接将自身转移了进去。

  在这一刻,更加澎湃的算力滚滚而来,陈岳操纵着堪比木卫五和木卫十四两颗星球加起来的工业设施,只感觉轻松写意,轻松至极。

  他的算力占用,此刻才仅仅只有0.12%而已。

  愈发充足的算力,为陈岳提供了更大的底气。他立刻便对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做出了安排。

  第一是继续扩大工业基础,继续迭代,向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性能发起冲击。

  第二,陈岳打算去办一件自己以往不敢去干的事情。

  发展基础物理。

  基础物理是一切科技的基础。

  截止到现在为止,陈岳都可以说是在吃人类时代的老本。陈岳使用的一切技术,都从人类时代发展而来,形式上看可能有所创新,但本质上可以说一点创新都没有。

  没有基础物理,没有新的物理理论,怎么创新?

  研究基础物理,投资大,见效慢,极为消耗资源。这是以往陈岳不敢染指基础物理研究的根本原因。但现在,情况自然又不一样。

  “巅峰时代的人类,其技术也不过刚刚达到能载人登陆火星的地步。我的未来,却是注定要在这广袤宇宙之中翱翔。是时候由我自身来推动科学的发展了。”

  陈岳这样想着。

  他规划了第一批基础物理研究设施,列出了一个名单。

  名单之中,首先便是高达十台空间望远镜。这十台空间望远镜涵盖了电磁波的每个波段,从无线电波,微波,到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伽马射线,都有。

  这十台空间望远镜将成为陈岳凝望宇宙深空的眼睛。

  除了空间望远镜之外,陈岳还打算建造两台引力波望远镜。不过这玩意儿技术含量太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