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9章 殿下在长安,长安就热闹_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

  有利,有价值所在。

  但是价值是什么,长孙无忌没说。

  有弊,国将不国啊!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一点长孙无忌倒是说的很清楚。

  所以,在他心中,利弊的天平究竟是怎么倾斜的,大家都是狐狸一般精明的人,自然心里面跟明镜似的。

  这一下,文武百官就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方面,是坚定的站在长孙无忌这一边的,认为这个东西危险性太大,必须要扼杀。另一方面,则是以魏征为首的,觉得这份报纸的作用大过威胁。

  以魏征对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应该是有容人之雅量的。

  所以,李世民在历史上曾经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仍然不下判断,而是继续道:

  “玄龄、克明,你们也都议一议,难得长安城出现这么一宗事情,都议上一议。”

  房玄龄一直在想长孙无忌和魏征的话。

  他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

  但是这个时候,明显不是和稀泥的时候,陛下是想听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大意了。

  早知道,自己一开始就先说,这样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此刻,房玄龄只好硬着头皮道: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论利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幕后之人的意图。”

  “若是此人有意搅乱我朝朝政,说不定是他国细作。若是只是我大唐的学子,倒也可以考虑引为官职。”

  “他不是大谈吏治改革吗?”

  “先放到吏部去,让大伙儿看看,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还是空有一副嘴皮子。”

  房玄龄关注的重点在幕后之人。

  这倒是两边都不得罪。

  杜如晦默默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老房,你把我要说的话说完了,我咋办?

  陛下可等着我呢!

  “克明,你呢?”

  杜如晦忙应道:

  “陛下,其实长孙大人和魏大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所言皆有一定的道理。房大人说的对,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出这个幕后之人。”

  得,和稀泥这个工作还是我老杜来。

  你们一个个精得和猴似的。

  李世民听完,点点头。

  然后才道:

  “一份这样的文字小报,里面的内容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这说明,在我们看到这个东西之前,背后之人就已经在准备了。”

  “各位都说说,长安城,谁有如此通天的本领,谁又有如此通天的胆子?”

  工部段纶站在殿上,一言不发。

  要说知道内情,没人比自己更知道内情了。

  只是段纶也不曾想到,这玩意居然能引发这么大的轰动和讨论。

  居然把陛下都给惊动了!

  殿下毕竟是殿下,这一出手,长安城立马就热闹起来了。

  见众人都不说话,李世民把目光投向大理寺卿,段纶见状,连忙道:

  “陛下,臣有本奏!”

  “段卿?”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