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七章 议事(下)_过河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太平道一向与朝廷关系亲近,小国师不会不知道吧?”

  李长歌道:“此人也跑了?我还真不太清楚。”

  石冰云冷笑一声:“知不知道,天知道,在座的诸位也知道。”

  李长歌道:“现在不是置气的时候,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出这个温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然后再说其他。”

  “若是找不到呢?难道就一直找下去?”石冰云咄咄逼人。

  李长歌略作沉吟:“这样罢,我们定下一个期限,就以五天为限,如何?”

  齐玄素猛地望向李长歌。

  他的第一反应是,李长歌在拖延时间,为五行山的事情拖延时间。

  如果这个猜测为真,那么意味着五行山那边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留给他们的时间不算多了。因为李长歌只是要求了一个五天的时限,平心而论,真不多,就算后续还有其他手段,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齐玄素又把高明隐的案子仔细梳理了一遍。

  这一切的起源只是巧合,因为一个行院的案子,越闹越大,两边都觉得胜券在握,互不相让,到了最后几乎是不死不休,由此引出了温翁等人。

  这个案子本身与五行山并没有关系,那么是什么时候才与五行山扯上了关系呢?

  高明隐与五行山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辽王。

  从头到尾,辽王没有露面,没有任何表态,甚至连传一句话都没有。一直都是王府长史温翁出面。

  不知是辽王授意,还是温翁自作主张,最后是两名“客栈”刺客,七位天辰司官员,公然袭杀齐玄素。

  如果齐玄素死了,死无对证,那也就罢了,可偏偏齐玄素没死。

  于是事态彻底失控。

  这里面的牵扯实在太大。

  若是其他时候,一个主事遇袭,别说没死,就算死了,也不是不能压下来。关键在这个时候,齐玄素背后的势力一定会推波助澜、大做文章。

  一旦抖搂出来,那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高明隐担不起这个罪责,只能把温翁供出来。

  温翁的明面身份也只是个五品王府长史,同样担不起这样的罪责,只有辽王才有这个权力,只要继续查下去,辽王被卷进漩涡里是迟早之事。

  于是高明隐就死了,钱香芸冒着巨大风险杀死高明隐,不顾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强行中断了线索。

  照这个思路想下去,是不是意味着辽王现在不能牵扯进去?可能是因为无暇分身,也可能是因为他处于一种不能见人的状态。

  还有一点佐证,辽王与“青衫湿”有旧怨,却不是辽王亲自杀人,最后是“客栈”之人动手。

  也就是说,辽王如今很可能就在五行山中。

  李长歌不想让这个案子牵扯到辽王身上,因为一旦牵扯到辽王,所有事情都瞒不住了。辽王不是见不得人的隐秘结社成员,是堂堂亲王,结果道门竟找不到辽王对质,这就给了全真道和正一道口实,两道只要能把辽王的案子与五行山强行联系起来,比如指出辽王就“畏罪”藏在五行山中,然后就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五行山。

  所以李长歌才要拖延,拖慢查案进展。

  不过这些都是齐玄素的猜测,并没有切实的证据。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