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进军纺织业_工业化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棉机把成捆成卷的棉花打松、除杂。

  但是腓特烈被苏菲夫人坑了,老家那边的棉花在产地的时候就去了棉籽,而苏菲夫人那边把棉花摘了晒一下就打包送来,还得经过轧棉机去除棉籽。

  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处。

  轧棉机去棉籽的原理很简单,机器内有一根转动的辊筒,上面有一些细锯齿带动棉花,它带着棉花经过一把梳子,棉籽和较大的杂物就能除去,然后用刮棉刀把棉花从辊筒上刮子下来。

  这时出来的棉花已经比较蓬松,应该可以省去抓棉机这一步,接下来就送去开棉机。

  开棉机中的主要部件也是辊筒,数个辊筒阶梯状排列,低处进棉花的地方速度慢,高处出棉花的地方速度快,棉花在辊筒带动和刮棉刀的引导下接连经过这些辊筒。每个辊筒上面安装了很多金属小棍子,转动的时候进一步将棉花打松,同时去除杂物。

  接下来还要经过一台转速更高的单辊筒开棉机,把棉花进一步打松和除杂。

  接着棉花进入梳棉机,这里的辊筒上有密密麻麻的细针,松软的棉花团在几个不同转速和相对运动的辊之间经过后,棉花团被彻底打散,长纤维被梳理成顺着同一个方向,短纤维会被去除。

  梳理好的棉花像是一张薄薄的棉片,聚拢起来就是棉条,数根棉条在并条机里组合成一条,使得棉花纤维的分布均匀,然后通过不同转速的小辊筒拉扯,使得较粗的棉条被拉扯成长又细的熟棉条。

  然后就轮到粗纱机和细纱机登场了,棉条经过不同转速的辊筒后在牵伸力和加捻的作用下进一步加工成粗纱和不同细度的细纱,这种方法比珍妮纺纱机效率高了很多,不过前提是需要足够的动力。

  接下来是织布阶段。

  络筒就是将纱线缠绕在圆筒上,便于下一步的工作。

  整经是将一定数量的纱线缠绕在一定宽度的长筒上,作为纺织时的经线,也就是织物长度方向上的线。

  为了提高纱线强度,减少在织布过程中的磨损,纱线需要经过一道浆纱工艺,这需要浆纱机。

  穿经用的停经片,组成综框的综丝、综框架和综丝杆等部件让腓特烈脑袋一下子大了起来。

  除了小时候经常用来做回旋镖的停经片,其它部件只记得和大概。

  织布机的飞梭就简单了,工厂里的很多椅子就是用角钢焊个架子,再用废弃的飞梭做的椅面和靠背板,见多了。

  织布机的结构也不是问题,他见过一款人力机动两用织布机,这款织布机可以用发动机带动,也可以由人工双脚踩踏板带动,在这个时代够用了。

  当腓特烈把图纸画完之后,靠在椅子上长舒一口气,工作量不小,远远超出了设计蒸汽机。

  而且花的时间也不少,两个红通通的苹果出现在他的眼前。

  “吃苹果吗?”玛利亚的手上托着一个熟透的苹果,她也因为摘苹果的缘故,累得脸蛋红扑扑的。

  腓特烈打起了精神,接过苹果,到茶柜那里拿了碟子和小刀,将苹果切块再削小兔子造型放碟子里。

  两人坐在沙发上用叉子叉着苹果吃,腓特烈问玛利亚:“摘苹果好玩吗?”

  玛利亚嘟着嘴回答:“不好玩,你都不和我一起去。”

  腓特烈苦笑着吃了一块苹果。

  设计整个纺织工艺的难度超出了自己的想象,花费了大半个秋天的时间。

  “现在我忙完了。”腓特烈说道,“我们明天去玩好不好?”

  “好呀!”玛利亚马上变得高兴起来,“我们要去哪里玩啊?”

  腓特烈嘴角一勾,说道“我们去看一看星星好不好啊!”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