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儒生VS工人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起事来,也就不用那么束手束脚了。

  “这次闹一下也好,皇上之所以不信任儒生士子,无非是觉得儒生士子无用且迂腐,皇上起兵以来,依靠的都是坚船利炮,生产火药、火枪。火炮、蒸汽机、轮船等,都用不上儒家之学,儒生在皇帝眼里,自然也就无关紧要了。”

  四川大儒张问陶说道。

  “不过,打天下可以靠坚船利炮,治理天下却得靠我等儒生,这个道理.皇上不吃点苦头是不明白的,他毕竟久居海外,不懂中华之国情。”

  “这一次,士子们无论如何,都要表现出正气凛然的儒门骨气!要让皇上看看,我儒门子弟,也并非全是百无一用之书生!”

  张问陶话音落下。

  其余三人闻言,沉默片刻。

  李调元说道:“既要闹,又不能闹得太大,也不能闹得太小,方寸之间,难以拿捏啊!”

  “没什么不好拿捏的,只是在午门静坐,最好能饿过去几个,好让天下人看到士子的骨气就可以了!”

  秦瀛说道。

  “这一次,关系的是大家伙的前途。是新学兴,还是儒学兴,就看这一次了!依我看,皇上未必就讨厌儒学,只要儒门子弟能在斗争中表现出自己的力量让皇上可以看到儒家子弟也有英雄,就可让儒学重新大兴于世!”

  几人点了点头。

  这斗争。

  他们这些年纪大了的大儒是参与不进去的。

  这是年轻的读书人之间的斗争!

  是儒门子弟更有战斗力,还是道桦大学那些大学生更有能耐。

  就看这一次大家伙的斗争情况了!

  只要斗争控制在【礼】的规定范围内。

  不逾礼。

  朱皇帝和大明朝廷,是绝不可能直接介入的。

  这就是【礼】给士子们的机会!

  与此同时。

  这次“士子请愿”运动的几名年轻士子领袖。

  也在秦淮河边上的另外一家酒楼内商议着。

  他们分别是来自四川的杜如崇、贺长龄,来自江西的吴信中,来自安徽的谢阶树,来自山东的石承藻,来自湖南的方保升。

  合称“六君子”

  君子们这时候也在商议着斗争的方案。

  “口号要设定好,不能喊的太过分,一切都约束在学术之争,不可非议皇帝,不可冲撞皇宫,不可与紫禁城守军发生冲突,只在午门静坐!”

  江西士子吴信中大声说道。

  对于士子们来说,。

  他们最怕的是这一次请愿斗争最后发展到对大明朝廷的攻击。

  这就完蛋了。

  毕竟依【礼】,对大明朝廷、皇帝不可出言不逊,不可有谋反之言。

  否则

  依制造事端的严重程度,收监,判刑,乃至于杀头。

  其实经过了大清朝的铁拳教育。

  这些士子们赶到皇宫门前请愿,都已经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了。

  而在以前。

  儒生文人站在皇宫前跳着脚骂皇帝的事情也不是没有。

  而且如果皇帝顾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