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大清也有火箭军啦!_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每个镇一万人,下有步兵协、骑兵协各两个,辎重参领和炮兵参领合成另外一个协。

  可以说在编制上是相当进步了。

  这样的“高合成话陆军镇”,乾隆手头有八个!

  其中他带出来的镶黄旗有两个,其他五个旗各有一个。

  除此之外。

  就是数量高达九万的蒙古兵了。

  其中有五万蒙古兵也经过了“骡子化改造”。

  就是放弃了弯刀、弓箭。

  转而装备燧发枪。

  全面学习明军骡子兵的作战方式。

  这样经过了“骡子化改造”的蒙古人有五万。

  剩下四万蒙古人不是不想改造,不想求进步。

  主要是

  枪械不够。

  虽然说大清得到了不列颠的工匠的支持,在燧发枪和火炮的生产能力上进步很大。

  但是进步再大,也是停留在手工业时代的官办手工业。

  在生产效率上无论如何都无法和已经跑步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的大明相比的。

  所以没办法。

  这五万蒙古人有一万作为侦骑,另外四万

  被改造成为了冲击骑兵。

  这是清军之中的不列颠顾问提供的建议。

  现在的大清已经进步到有西洋顾问的程度了。

  可真的一把进步了快两百年

  真的是太厉害了。

  在不列颠的军事顾问的建议下。

  这些蒙古骑兵抛弃了利用骑弓骚扰的轻骑兵战术。

  转而追求专精肉搏、冲阵的冲击骑兵。

  大大的欧化了。

  这么欧化,乾隆爷觉得自己气运回来了也很正常。

  虽然没有胸甲。

  但是骑枪和弯刀是管够。

  虽然训练成明军胸甲骑兵旅那样的程度很难。

  但蒙古人天生就会骑马,所以排成差不多看的像那么回事的密集骑阵还是可以的。

  八个步兵镇。

  四个龙骑兵镇。

  四个冲击骑兵镇。

  还有一个轻骑兵镇。

  这样的兵力。

  还经过了这么大的一番改造。

  乾隆想要再和明军碰一碰也就特别能理解了。

  “还真是兵力雄厚啊。”朱道桦说道,“所以更加不能让他带那么多兵马逃走了!”

  “皇上,咱们最近的粮战在河间府的景州,可以让宋国公派人护卫粮道,在河间府的肃宁囤粮!如此一来,我军只需要撤出战场就可抵达肃宁,以为后路!”

  陶必铨手指着地图上的肃宁限说道。

  肃宁在河间府和保定府的交接,距离高阳不过百里。

  而明军近卫兵团想要走的话,这百里的距离很容易就拱过去。

  “机不可失!”朱道桦见后路安排好了,也不再犹豫。

  当即下令大军迅速扑击高阳!

  两天之后。

  公元1794年3月12日。

  双方的大军就已经在高阳以南的平原上对峙了。

  乾隆举着望远镜在观察着他的敌人。

  自两年前赣州一败。

  他就没有再亲自领兵和明军正面打过。

  而这两年。

  乾隆可没有闲着。

  说是卧薪尝胆是有些过了。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