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六章 战后发展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厂、船舶和其他等待扩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厂,也都对钢铁需求很大。

  虽然国内并不缺乏铁矿,但很多地方的交通是惨不忍睹的,要开矿就得先修路,改善物流环境。同时修建大量的钢铁厂也需要非常多的机械和物资。因此,在国内工业没有发展起来的前期很长一个阶段,就注定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钢铁和其他物资才能保障国内的建设所需。

  而现在的英国则对于中国的发展并不会过于限制,就算是在后世美帝在对新中国进行封锁的时候,中国还是通过香港从英国获得了不少的商贸物资。况且现在的大英帝国更加需要的是全球的贸易市场,而不是美帝那种吃饱了没事干的全球霸权,与中国展开更大规模的贸易才符合英国的利益,这也正是他们发动远东战争的目的。

  于是,在战争结束的同时,萧云贵根据内阁制定的《全国十年发展章程》。责成外交部迅速与英国达成了一连串的外贸协定,以确保今后国内的发展。

  至于资金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战争结束后,大量的资金将回到建设方向上来。太平军此前在军费上的花费是相当巨大的。除了对三国的战争之外,全国各战场还在进军没有占领的地方,还在对各地方的土匪势力进行清剿,所费甚巨,仅翼殿部调往新疆花费的军费就高达一千多万两之巨。

  也算萧云贵在苏浙经营多年,工商业繁荣。税收较为稳定,同时太平天国进占北京之后,对满清贵族、高官的资产清剿也得到了一笔巨大的资金。在后世辛亥大变革之后,由于袁世凯对于满清贵族和高官的保护政策,导致这些掌握着大量社会财富的阶层的巨额资产得以保留。须知道这些满清贵族和高官们,哪一个不都是经过两百多年的财富积累,那吸收的财富可不是一点半点,“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并无半分夸张的地方,光一个知府就能搜刮到这么多财富,而更上一层的实权贵族们能掌握多少财富那就可想而知了。

  而在萧云贵成功的这个时空,太平天国将满清贵族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清剿,除去一部分和平民旗人及其他各族平民分享之外,还剩下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之中光黄金、白银的价值就高达数亿两。

  中国从来都不缺财富,满清缺乏的只是将这些资本转化为国力的举措,君不见所谓的同治中兴时期,洋务派轻轻松松的就捣鼓出一支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来么?这还是在海军军费一再被削减的情况下。假如当时的中国能有一半的资产财富转化为国力,那么中国将释放出很可怕的能量来。于是乎,现在掌握了中国几乎一半财富的萧云贵开始做这种。

  首先就是准备将财富中的黄金和白银收归国有,作为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