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法备战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什么程度将视战争的进程为准,英国人也担心只占领天津达不到让满清屈服的地步。

  法国方面选择了蒙托邦少将作为法军统帅,他作为驻非洲老战士。大半生在阿尔及利亚度过,在那里享有盛誉,为此赢得过约次嘉奖。最突出的战功,是在摩洛哥边界俘获埃米尔阿卜杜勒-卡德尔。

  就在英法宣战照会发往苏州的当日。年已63岁的蒙托邦将军,在贡比涅行宫受到拿破仑皇帝接见,英法提前发出宣战照会并不影响他们的军事行动,格兰特的舰队退回上海接着又赶回了香港,他们先期进攻的目标仍旧是广州。

  贡比涅行宫和枫丹白露宫一样,这里也是皇家最喜爱的度假地,每年月日圣欧仁妮节起,皇帝喜欢在此理政。拿破仑三世问蒙托邦将军,是否感到有足够力量经受得住可能持续很久的“远征”劳顿,以及可能炎热或寒冷的恶劣气候。蒙托邦满怀豪情地回答,他在非洲度过了个春秋,从未生病,身体反而因战争劳累变得更结实了。

  皇帝从御桌上拿起一张中国地图递给他,随后让他去见哥士奇伯爵。哥氏是法驻华使团一等秘书,大沽事件时在场,被派回国向政府汇报这一惨败情况。这位外交官负责向蒙托邦将军介绍他对中华帝国人与事的所有知识。接着,蒙托邦以对华“远征”军总司令的身份,被介绍给了宫中达官显贵,以及欧仁妮皇后。

  鉴于战区遥远,蒙托邦将军还拥有一些特殊职权,如有权任命上校以下的各级军官和授予荣誉军团四级以下的勋位。

  拿破仑三世还钦定身边副官之一的施密茨中校为“远征”军参谋长。而炮兵由本茨曼上校指挥。工兵部队则由蒙托邦将军亲信、当时在交趾支那执行任务的戴鲁莱中校带领。行政事务由助理军需官杜比负责,但他本人(在组建“远征”军时)无须从中国折回了!

  法军骑兵指挥官雷布尔被派往英军任特派员;而英军弗利上校则来蒙托邦将军身边任联络官。还有一批无具体职务的额外军官随同“远征”,一旦需要……即顶替正式任职者……

  杜潘上校以行家眼光强调指出了实施这类“远征”所带来的各种困难。他写道:“组建用于远征的舰队和军队是一件比人们通常的想像更为困难的事情。将领的选配,士兵的素质,发布清楚准确的命令以便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避免冲突,规定卫生预防措施,需要运送的各种军需辎重的数量和质量等;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由战斗力评估和特种军需组成的整体,若要使这个整体配合得好,就要有很强的分寸感,尤其要靠丰富的经验。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借鉴远东的太平军,这支军队对于后勤保障的准备尤为重视,而且他们做得比我们要好。”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