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沽对峙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乙卯年七月下旬,天津城东南百里之外海河入海口处。此处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便是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寒称的大沽口了。明永乐二年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在天津筑城设卫,于大沽海口筑墩设炮。清道光二十年直隶总督纳尔经额,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三十余尊,防兵两千余人。

  乙卯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江南大地还陷于满清和太平的厮杀之时,广西、广东又接连发生了法国传教士被杀和尼桑号事件,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形势变得更加不可预计。这两个事件直接导致原本出现回暖的满清对外关系又陷入了危机之中,英法强硬的态度和一开始叶名琛敷衍的应对,导致了英国舰队轰击广州城的事件发生。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广东,就在始作俑者萧云贵和洪韵儿弹冠相庆之时,满清对外一向傲慢自大的态度忽然发生了转变,咸丰下旨由监国亲王恭亲王奕?在大沽口主持与英法的谈判。

  与英法重开谈判,英法两国联合舰队便撤了广州之围,护送使节团北上,同时也是在炫耀武力。清廷指派僧格林沁部将史荣椿出任大沽总兵,统重兵驻扎津沽,督办防务,设防大沽,建炮台五座,共置大炮六十四尊,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号排列,并设防兵两万余人,筹建大沽水师,在水底植丛桩以御敌船。

  大沽海面上,英法联军舰队十数艘海船在海面上静静的漂浮着,其中一艘包裹着铁甲、船身上耸立着高高的烟囱的大船格外的醒目。这是英国远东舰队的旗舰“泰利亚”号巡洋舰,它是一艘蒸汽动力与风帆动力结合的新式铁甲舰。排水量一千四百五十九吨,舰上配备了三十八门后装线膛炮和一百三十六名乘员。在周围的风帆战舰面前,它那暗灰色的庞大身躯显得是如此的耀眼。

  大英帝国驻华公使兼任第三任香港总督的约翰.包令站在船头,巨大的米字旗下,他削瘦的脸庞上,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远远的眺望着大沽的各座炮台,高眉骨宽额头金发灰眸,脸上胡须刮得净尽,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喉结处打着一只黑缎蝴蝶结。看上去十分精干。

  他身后笔直的站了一名英国海军少将,却是英国分舰队提督费尔特伍德.裴洛,他三十多岁,中等身量,浓重的海狮胡须梳得一丝不苟。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斜纹布海军服,皮带左侧挂着一柄短剑。剑柄嵌着一颗翠森森的绿宝石。停泊在大沽口的英法舰队只是格兰特麾下的一支分舰队。原本对俄战争结束后,英法舰队面临着解散,但现在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和目标出现,又迫使他们重新联合到了一起。

  看着近海处清军大沽水师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