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二章 宗族势力_太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萧云贵嘿了一声道:“满清还授予族长承嗣权、教化权、经济裁处权、治安查举权、对族人的生杀权等权力。使得族法族规往往得以先于官府解决族内矛盾。这赋予了介于民众与官府之间的组织,不可否认宗族制度还真是替满清解决了不少麻烦的。”

  洪韵儿单手支颐叹道:“宗族带给我们新政最大的阻力还是在经济上。宗族的经济基础对救济族人,维护宗族关系作用巨大,在明清以前,产业多属于小农私有。之后逐步集中为公产或族产,使家族组织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逐渐演变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从而推动家族制度的广泛发展。族人对某种事业的共同投资密切了之间的往来,共同的利益基础使得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族田是江南宗族经济活动的基础。宗族地主以族田是公产、不容侵犯为名义,动员全族族众的力量,极力维护宗族对族田的所有权。在族田公有的旗号下,族众一般都会将其当成宗族的公产来保护,加强了族人的认同感。自从嘉庆之后,满清治下贫民阶层不断扩大,而清廷救济能力却每况愈下,清廷的救济政策重心不得不由直接救济转化为劝民捐输。就好像咱们太平天国起兵以来,江南宗族响应清政府和本族乡绅的号召,积极捐输筹饷捐粮,甚至还组建团练自保,实在是令人头痛。”

  西殿在苏褔省建立乡官、乡兵制度之初,因为西殿任命的乡官、乡兵头脑等人都是当地百姓自发推选出来的。而这时候的百姓会推选什么人出来担任乡官、乡兵呢?在这个九成以上都是文盲的国度,百姓们推选出来的人一定是乡间德高望重的人。这些人往往就是宗族的族长。

  太平天国占领苏褔省后,只因西殿的教义推广和各种政策还算平和,对乡间宗族势力真正的影响不大,敢于反抗的宗族势力被太平军毫不留情的消灭掉了。但大多数的宗族势力并没有直接反抗太平军,这些宗族势力都是明哲保身的选择了沉默。

  后来选乡官、乡兵头脑,这些宗族势力也没有太大的反对之声,毕竟乡官是百姓来选,乡官定然还是族中族长担任,甚至什么按二十五户编为一个两司马,在宗族势力来看这和从前的里正制度差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矛盾产生。至于乡兵建立这更好,宗族势力中便有自家子弟组成的乡勇团练,平日也是用于保护村坊的,宗族大家也倒是欢迎的。

  可随着西殿开始进行新政,一系列的田地制度、司法、财税、法令开始下达后,宗族势力开始反制新政起来。苏福均田制是第一个对宗族田产产生巨大影响的制度,宗族势力中往往都有公田、族田,这些田地是差不多算是集体所有的田地,而均田制的要义就在均田二字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