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6章幽竹居初尝香唇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苏州刺史裴澄亲自践行之人,名叫陆淳,乃苏州吴县陆氏人。

  陆淳是梁代名儒陆澄七世孙,其家世代以儒学闻名于世,他亦自称“世以儒学著时”。他精通《春秋》,撰《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乃儒学经学大家。

  若果说顾况为诗赋魁首,陆淳就是经学魁首。他曾学于儒学名家啖助、赵匡,集二人之长。三人被后世称为盛唐三贤。

  时儒学名家陆淳善《春秋》,施士匄善《毛诗》,仲子陵、韦彤善《礼》,蔡广成善《易》,强蒙善《论语》。

  李宁之前沉迷经商,这两年太子李诵、广陵郡王李淳便给安排了很多课业常常请国子博士陆淳、施士匄前往崇文馆讲学。他因此得以认识陆淳。

  陆淳曾任左拾遗、太常博士、左司郎中,精通《春秋》,深得太子李诵信任。施士匄曾任四门助教、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已任十九年,一生都在国子监,学生遍布天下。

  李宁虽然文科不错,但也禁不住两位大儒轮番传授。他这两年学业、经商都收敛了许多。

  太子李诵身在大明宫这数年,极其宠信翰林院棋待诏王叔文、书待诏王伾,对他二人言听计从。

  王叔文善于下棋,尤为精通弹棋,常陪李诵玩乐。王伾写得一手好字,掌管李诵文书。

  二人均是志大才疏、纸上谈兵,经常向李诵建议某人可为宰相,某人可当大将,并在朝外经常结党营私,游宴无度。

  名儒陆淳、施士匄也深受太子李诵,自然看不惯王叔文等人所做所为。陆淳昔日属下现任左补阙张正一、施士匄学生吏部员外郎王仲舒、主客员外郎刘伯刍等人也与王舒文一派不对付。

  去岁善于进谏的张正一写了一封奏疏呈给皇帝李适。王叔文一党怀疑张正一弹劾他们,便让翰林学士韦执谊在李适面前,反过来诬告张正一、陆淳等人结党营私,疯狂游宴,毫无节制。

  皇帝李适于是贬陆淳为信州刺史、张正一贬为泸州司仓参军、王仲舒贬为连州司户参军、刘伯刍贬为虔州掾曹。

  陆淳为儒学名家,贬官信州一年后,就升为台州刺史。这其中运作之人乃是陆淳昔日同在崇文馆任教之好友,如今吏部侍郎赵宗儒,也就是李宁师傅。

  当然朝中官员升迁,李宁自是无法一一俱悉,他也是来了苏州之后才得知这一消息。

  陆淳本是苏州陆氏名人,此次从信州回返,正好路过苏州,便回家探望。

  陆淳家中世代通儒,在城外建有一座庠序,教授弟子,因此在苏州很有

  第106章幽竹居初尝香唇(第1/4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名望。此次为陆淳践行之所,选在了苏州陆氏本家,陆淳弟子陆康家中。

  李宁跟着杜会长前去陆府拜见陆淳,开始他并没有表明皇家身份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