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翘铁锅会见名人_我在中唐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宁拿着贴票,从柜坊取出两万贯钱,在众人注视中走在湖州城内。他告诉董平要用这些钱来开办茶铺、购置茶园。

  董平知道自家公子经商有道,但李宁毕竟还很小,没有一点茶铺经验。一路上,他不停劝阻李宁道:“茶铺不比酒楼,公子切莫随意涉足。”

  “我知公子能制甜茶,然茶铺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宁回道:“湖州乃产茶名地,饮茶之风颇甚,不愁无客。我欲让甜茶占据一席之地。”

  董平接着劝谏道:“饮茶多为茶汤,咸茶已传数百年之久,移风易俗何其难也!公子当慎重!”

  李宁答道:“陆前辈对甜茶赞叹有嘉,明日茶会实乃传扬此茶。相信定能让人慢慢接受。”

  董平见李宁一心办茶铺,便搬来杨护卫说理:“杨郎君,你平心而论,咸茶与甜茶,孰优孰劣?”

  杨护卫想了想回道:“味道各有不同,都好,都好!”

  一旁的孟护卫抢着说:“我喜饮咸茶,喝过之后,浑身有劲。”

  李宁一听孟护卫新奇言论,突然笑了出来。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事实,咸茶之中有盐,故而让人有此错觉。

  盐乃生活必须之物,吃盐才有力气,甚至还能用来治病、固齿。因此古人把盐看得同粮食一样珍贵。

  盐价与粮价每斗相差无几,盛唐玄宗时期盐每斗十钱,米每斗十三钱。

  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初变盐法。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刘晏继续推行盐政。“安史之乱”因为盐政这笔巨款才得以平定。

  第五琦“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盐每斗十文变成一百一十文,朝廷第一年就得了四十万贯,第二年得了六十万贯。

  盐政初改时,税收占财政收入十分之一。朝廷看到榷盐之利,一直紧抓不放。刘晏之后韩洄、元琇、包佶、张滂、王纬、李若初、李琦前后领诸道盐铁转运使,权利极大。

  德宗时期,盐价也越来越高,盐价每斗已到三百文。盐政收入高达600万贯,竟占财政收入一半。盐政才是皇帝敛财的最大手段,“进奉”、“宫市”与其相比都是小儿科。

  时至今日,盐价每斗三百文左右,一斗米才五十文。茶中加盐才是货真价实之好物。茶中不加盐估计很难卖出去。

  李宁搭着董平肩膀道:“平哥在苏州习经商之道数年,挣了几十万贯钱了吧,这点道理竟看不懂?茶铺还能只卖甜茶不成?”

  杨护卫抢着说:“还有果茶、清茶,味道亦

  第103章翘铁锅会见名人(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独特。”

  董平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公子做事向来筹备齐全,是我多虑了。”接着他又道:“此次前来,崔会长命我速速待公子回去,筹集粮食才是公子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