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八十五章:这弄得,还不如要钱呢_大国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除了那个人,老实他想不到国内还有哪位顶尖的物理学家能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完成拓扑物态的产生机制和特性研究难题。

  尽管这只是强关联电子大统一框架理论的延续,但难度可不低。

  思索犹豫了一下,范守善院士还是没忍住开口问道:“我能问一下这篇论文,是谁写的吗?”

  作为碳基芯片领域的领军人,他很清楚的了解各种保密协议和规定,原本不应该问这种问题。

  但他实在忍不住。

  只因为拓扑物态的产生机制和特性研究对凝聚态物理,以及量子领域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手中的信件虽然并没有详细的叙述论文,但从一些关键点上却足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碳基材料或许有可能成为量子计算机的核心,这怎能让他这个碳基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不在意?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笑了笑,道:“论文是徐院士那边做出来的,只是还没有经过验证,不过我想以他的性格不会将没有把握的东西放出来的。”

  老裙没在意这些东西,保密虽然重要,但也是针对性而言的。

  对于今能在这里的这几人而言,论文是谁写迟早都会知道。

  顿了顿,他接着道:“今麻烦你们跑一趟,主要是想问问大家的看法。”

  “徐院士在信件中提到的一些技术,比如碳基芯片和量子计算机这些,是否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如果可以,需要的时间和投入,又有的多少?”

  芯片的技术一旦突破,不只是对于华国,对于整个世界都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华国的电子工业起步较晚,在硅基芯片的制程工艺上,只能不断地追赶那些西方国家的脚步,并且不断地为落后的技术买单,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如果能够在一个更具潜力与未来的方向,重新定义电子工业最根本、最核心技术,如果他们能够在碳基芯片或者量子计算机上先一步建立自己的优势

  毫无疑问,华国将能在这一领域占据先机,制定出属于自己的标准,从而让原本在芯片领域领跑的那些西方国家进入追赶的位置,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

  但这件事的干系太大,他也需要更多更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听到老饶询问,范守善沉思了一下后开口道:“正如徐院士所的一样,我们都能看到碳基芯片和量子计算机的潜力,但同样的,这是一条未知的道路。”

  “在碳基芯片上的研发上目前我们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做到了突破理论上具备可以实现高度集成的能力,但实际上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如果在这份基础上,再融合徐院士的理论,去构建‘马约拉纳零能模’,实现创造和操控拓扑量子比特,是否能做到,我没法给出您准确的回答,因为我也不知道答案。”

  “不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