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4章 第 124 章_大唐理工学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握的。”

  “不愧是白鹿书院的大才子,我们都只想着能不能高中,没想到阁下居然有把握名列一甲了。”

  一甲,可是只取三人啊,也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可见口气多大,不过赵之才在长安文名远播,有这样的傲气也是能理解的。

  赵之才没怎么理会,这种夸奖他从小经历到大,而是看向一群白衣学生,“不知道我们大唐第一书院的学生们考得如何?”

  学生们面面相觑,心道,考得应该还不错吧?没看到别人都在喊难,可他们不怎么觉得啊。

  白鹿书院赵之才也没等到回答,因为已经有人在当场请教考题了,这些考生急切得很,想早点对对答案,摸个底,而和学习好的同学对答案,准确率要高很多,赵之才现在就是最好的选择。

  赵之才脸上带着微笑,然后在一群考生的簇拥下开始分析了起来,“先给大家说说这道题,此题特别有意思,甚难,不过还是被我想出了解法,如此这样……”

  骄傲得如同一只孔雀一样,还没有放榜,已经有一甲的气势了。

  只是,学生们也听了听,然后面面相觑,这个赵孔雀的解题思路不是先生说的典型错误吗?他们都抄错题集上的,列为典型。

  学生们脸色古怪了起来,这都能名列一甲?

  要是他知道他正在宣传错误答案,还以为是正确的,不知道他脸红不红?

  啧啧,现在蹦跶得这么高,以后可怎么出门哦学生们都替他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这人一口一个什么大唐第一学院,阴阳怪气的,看着就烦,现在就让他丢人现眼吧。

  赵之才浑然不觉,围着他的人也面带恭维,就是不知道打脸的时候得多疼。

  大唐理工学院的学生们也偷偷讨论了起来,“怎么办怎么办,越看他们的表情我越觉得我能高中。”

  “我也是,你们发现没有,科举的题和我们平时做的都差不多啊,稍微转换一下都能解出来。”

  “可不是,但为什么他们都觉得难?”

  “不知道啊,我到现在都一直以为听错了。”

  “……”

  学生们不知道,其他学院可没有什么《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十年国策》,更没有突击式的题海战术。

  家长们带着学生们往家里走,也时不时观察着学生们的表情,但越看越迷糊,怎么和其他考生的表情不同啊,这是考得好还是考得差?急死个人了。

  此时,考生们的考卷已经被运去批阅了。

  阅卷官其实也不轻松,这几天他们是无法和外面取得联系的。

  唐朝初期,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但徐长生在和李承乾聊天的时候,曾经谈论起过糊名制,李承乾觉得还不错,所以将方案告知了李二。

  李二觉得这方法好,干脆直接就使用上了。

  阅卷官拿着糊了名的考卷,批了起来,当然也不妨碍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