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八章 物理对物理学家来说还是太难了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验证实,先将煤与原油混合成糊状物,然后在二百个大气压下,借助催化剂进行氢化处理,一吨烟煤大约能生产180加仑的车用汽油。”

  拉特瑙问道:“李谕先生,这是真的吗?”

  李谕点点头:“从技术上讲,确实没有问题。”

  拉特瑙说:“德意志是个缺少石油的国家,如果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打破这个僵局,贝吉乌斯先生,你将成为无可比拟的英雄。”

  贝吉乌斯信誓旦旦说:“我会持续不断加强对炼化技术的研发以扩大该技术的产量上限。”

  他们的想法显然还是太乐观。

  德国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一直在搞煤化石油的工艺,也生产出了上百万吨汽油,但这个数量与直接开采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关键成本太高。

  要不二战时期小胡子也不会疯狂发动对苏战争,玩了命也要搞到位于高加索地区的苏联巴库油田。

  但石油这东西对所有人都金贵,小胡子想通过活取熊胆的方式从苏联手里拿走巴库油田,实在太高估自己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让小胡子对巴库油田彻底丧失念想,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从那儿薅到一吨石油。

  总之,德国有理由对煤化油技术产生重视。

  贝吉乌斯走后,李谕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第二轮借款计划,添油加醋介绍了无线电工厂计划、发动机工厂计划、新药厂计划等等项目。

  最关键的是列出了非常优厚的利息计划,李谕愿意接受7个点,这样史无前例的高息。

  拉特瑙是个犹太人,精明得很,在他心中金钱的地位是最高的,李谕在美国的产业已经飙升到近亿美元,完全担保得起。

  拉特瑙看过合同计划书后,感觉没有什么陷阱,于是答应了下来:“这笔3000万马克的借款我需要花费三到四个月的时间筹集。”

  三四个月当然等得起,李谕说:“有劳部长大人。”

  拉特瑙说:“我们在青岛还有租界,如果借机慢慢加大在远东的投资,我想皇帝不会反对。”

  想想以后日本人更难对付,李谕心情也没有那么好了,随口说:“资本上的扩张才是部长大人最应该关注的,只要有了资本,什么都好说。”

  拉特瑙笑道:“院士先生竟然还懂经济学,你说得太对了!金钱是世界的本质!”

  李谕说:“确实很重要,但还有更重要的。”

  拉特瑙说:“什么国家、土地都不重要,只要有钱,我们犹太人不照样活得有滋有味。虽然一些人讨厌我们,不过那又能怎样?”

  李谕只能尴尬笑笑,不置可否。

  ——

  如此大的款项拉特瑙显然要跑跑手续,这段时间李谕便可以安心前往目前学术界的顶流——哥廷根大学。

  “希尔伯特教授!”李谕看到他后立刻迎了上去。

  希尔伯特说:“李谕先生,你能来太好了!”

  李谕说:“这次我特意给你带了一件礼物。”

  希尔伯特看到李谕骑着的那辆自行车:“是它吗?”

  李谕说:“之前我来的时候就发现哥廷根似乎特别喜欢自行车,所以给您买了一辆。”

  希尔伯特高兴道:“我真是太喜欢了!”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