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七章 实业家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万一我是忠臣哪。”

  范熙壬看了眼欧阳牟元,他手中是陆逊,“人家才是忠臣!别管别的,大家伙快点干掉黄月英!”

  李谕正发愁自己手里没有无懈可击,没想到轮到他的回合时,欧阳牟元竟然默默用一张无懈可击解了李谕的乐不思蜀。

  这下好了,李谕手气正好爆棚,一张张锦囊牌打出,手里顿时一堆牌,接着就是“过河拆桥”、“顺手牵羊”把孙权的牌全部搞没,然后两轮“万箭齐发”、“南蛮入侵”,打得范熙壬叫苦连连。

  虽然场上还有个何育杰的华佗,不过当他看到李谕架上诸葛连弩的时候就知道没救了。

  果然,主公直接被黄月英突突死了。

  后面四个人甚至没有机会出牌。

  四人顿时觉得毫无游戏体验:“不行不行,重新来,太快了!”

  几局下来,大家正打得开心,有人突然来找到李谕:“李谕先生,译学馆严总办请你过去一趟。”

  “严复总办?”

  李谕只好放下牌,意犹未尽地离开,由他们五人继续战斗。

  刚进严复的办公室,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老者就走了过来:“你就是李谕?百闻不如一见,的确如传闻一般,少年英雄。不错不错!”

  严复立刻给李谕介绍:“这位是当朝状元,大生纱厂总办张季直先生。”

  严复提到的字李谕并不熟悉,但是大生纱厂总办再加当朝状元,立刻就知道眼前乃是清末的状元实业家张謇了。

  李谕连忙道:“久仰先生大名。”

  张謇哈哈笑道:“我才是久仰小先生的大名。虽然我久在通州(江苏南通),消息赶不上京城或者天津、上海一般灵通,却也是数次,不对,应该是数十次在报上看到了对你的连番报道。”

  张謇现在已经辞官经商,不过在晚清的格局下,办实业根本离不开朝廷的人脉,所以张謇此后也一直与朝廷地方封疆大吏们保持着联络。

  严复在旁说:“可不是吗,昨天季直刚来到大学堂,立刻找我了解关于你的消息。”

  “那肯定!”张謇说,“现在我中华大地找到个科技人才谈何容易?本人也算草创纱厂数年,明白了我们与西洋诸国有着多么大的差距。厂中所有机械都是采购自英吉利国,简简单单的纺纱机我们都无法搞清原理,谈何军舰大炮。”

  张謇现在算是晚清少有的“人间清醒”。

  当初他的大生纱厂也差点办不起来,几位官员说好的融资突然没影,好在张謇听从沉敬夫的建议,破釜沉舟,不再等资金,直接全面生产。然后用售卖棉纱的收入再去购买棉花,维持运转。

  所幸随后的几个月里,棉纱的行情看好,纱厂的资金不断扩展,不但纱厂得以正常生产,年底还略有结余。大生纱厂才算生存了下来。

  这种路数在后世见怪不怪,最典型的就是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