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六十一章 起名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孙的名字也是在几十年前出自某个老人的一闪念,张瀚感觉冥冥中似乎有一根线,把自己和两个早就离世的人联系在了一起。

  张辇当初是和蒲州张家闹翻,并没有用张四维留下来的诗号为家谱行辈,而是将张瀚的父亲取名为张耘,第三辈只有一个张瀚,待到张瀚的两个儿子,已经是新平堡张家的第四代了。

  “老大叫张彬,老二叫张桢,这就么定了吧。”张瀚没有考虑太久,直接将两个儿子的姓名给定了下来。

  “很好,很好。”李慎明象是完成了什么大事似的,松了口气。他接着又道:“过几年就是要寻访名师,替两个公子开蒙读书?”

  “这真的不必。”张瀚道:“学校要搬迁到青城来一部份,新建一部份,在青城也会有学校,何必再自己办家学?”

  “看来文澜是决意以后不再独尊儒学了。”李慎明到底也是有举人身份,脸上露出十分复杂的神色。

  张瀚对学术方面并没有完全的形成体系,其实也就是没有体系。他认为文明的内核就是不断的兼收并蓄,儒学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多糟糕的东西,不仅需要外来的哲学体系冲涮,连本国的那些曾经被禁止传播或是淘汰的学说,一样可以修补这个文明的内核。

  “见步行步罢了。”张瀚咳嗽两声,笑着道:“可能因为我就是个童生,不学无术,对夫子的学说可是没有那么敬畏,宋儒那几个,我就更缺乏敬意了。”

  外间隐约传来人的说话声,不多时吴齐走过来,禀报道:“大人,韩老六过来,说是矿上大规模的试验成功了。”

  “甚好。”张瀚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消息,获得黄铜的程序更简单了,时间也缩减了。

  “可多获利四十万。”李慎明言简意赅的评价道。

  “差不多。”张瀚站起身来,披上斗篷,吴齐等人赶紧打开房门,与张瀚一起迈出门去。

  门外天郎气清,天空一片蔚蓝,连续多日的晴天,天气总算回暖很多,檐顶还有不少残雪,但院子里的积雪都化尽了,显露出原本的方砖上来。

  院子里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这里原本是一个不小的喇嘛庙,青城原本就算是个大型的寺庙的集合体,蒙古人可没有兴修城池的习俗,这个年头的有名的蒙古城池,多半都是从寺庙的集合体转化而来的,青城还算是好的,城中还有一些贵族宅邸和汗宫,也有少数的平民居所,库伦那里,只有外围有少数的毡包,大半建筑都是寺庙。

  张瀚既然住在这里,又把娘亲和三个妻妾都接了过来,当然是要想着往下去过的舒服一些,改建工作势在必行,不过今天的工作应该是年前的最后一天,工匠们也要放假了。

  从正屋一路穿过去,经过内宅门,大堂,二门,一路上都是络绎不绝的人群,整个建筑群落从那种恶俗的喇嘛庙的风格改回中式庭院建筑,请了一个大同有名的造园林的世家来主持,整个庭院的瓦先换一遍,再拆掉佛像和一些多余的建筑,多栽植树木,假山,亭台楼阁也慢慢造起来,整个工期估计要延续到明年夏天,到时候一个错落有致,精致又大气的庭院就显露出雏形来了。

  张瀚对李慎明笑道:“说起来我先住新平堡,然后住李庄和天成卫两边跑,现在又住青城,这几年可是真没断了搬家……”

  “不一样了啊。”李慎明微笑着道:“当初你就是个光棍傻小子,现在可是几十万人的大家长,外家三个媳妇两个儿子的小家长,这里也将会是我们和裕升真正自立的基业所在……”

  张瀚没有出声,只是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