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五十七章 银色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下根本不要禀报,直接到财务上领钱就是。我一会忙完了回签押房给你出个正式的手令,这事我也会时刻关注的。”

  感受到了和裕升高层对技术的重视还有公事上的雷厉风行,宋应星脸上露出了极为复杂的神色出来,他躬身作揖,等起身之后,孙敬亭等人早就走远了。

  ……

  傍晚时,宋家兄弟已经对坐在堂房里,眼前就是堆成小山一样的一万两白银。

  都是五十两一锭的大银锭,和裕升自己熔铸的,大明是不禁民间铸银的,各种银号都能铸成大银或是绞成碎小的碎银,在交易过程中这种熔铸和绞碎的交易办法会带来银两的损耗,官员在上交赋税和征收杂税时都要把百姓上交的碎银熔成大银,所以可以预先加征银两的损耗,这种火耗银盛行了几百年,一直是官员公开的财源,征收几成火耗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由官员自己完全做主,完全的自由心证,这当然是导致腐败的根源。

  和裕升的银锭当然不需要有这方面的考量,银锭的成色十分饱满,铸工十分精致,甚至是在入太仓库的官银之上。

  灯火之下,二百个大银锭摆放的整整齐齐,散发着银色的光泽。

  其实也可以给付银票,甚至宋家兄弟愿意的话也可以领银元,数量可以增加,但鉴于两人肯定会把银两送回家乡,所以军司很体贴的奖励了这些大银锭下来。

  “唉,没想到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居然也会为这些银子而迷醉。”宋应升脸上满是感慨之色,以他读书人的定力,举人的身份,却因为一两万白银而失态,甚至现在还迷醉于其中,这确实是有些丢脸。

  “这也是人之常情啊。”宋应星笑道:“我们又不是修道的方士,总要食人间烟火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我反而赞同张大人的说法,一味的压抑本性,虚伪又无益世道,所以道学先生,最为可恶。”

  “张大人的说法,有点象心学。”宋应升点头道:“不过感觉比心学还要激进一些。”

  “也不纯然是心学。”宋应星沉吟道:“心学现在也算是走歪了,什么事都讲随心,有些事连道学都不如。”

  “这些话暂且不谈了。”宋应升实在没有心思和兄弟谈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今晚这银子送来,军司大张旗鼓,不知道有多少人围观,各人眼里的羡慕还有嘴里的赞叹声,着实满足了一把宋应升的自尊心。

  在江西老家,由于多年不能中进士,虽然举人也能大挑当官,知县或是县学教谕或是王府官都是举人的出路,但屡试不中,家族又背了一屁股的债,普通的百姓是不够资格嘲笑一个举人老爷,但城中的那些官绅世家,出过进士或同样有举人的家族,提起宋家兄弟来肯定是没有好话了,种种嘲笑甚至是背地里的讥讽,或多或少都会传到宋家兄弟的耳朵里头。这种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尴尬和难堪。

  要不然的话,天启二年春闱不中,兄弟二人也该直接回江西老家,而不是在京师盘桓,最终被和裕升给招纳来了。

  ----------

  最近在调整和蓄力,所以更新不是很给力,抱歉了。

  红票和月票也没咋好意思要,今年的最后一天,要一下。

  多谢大家这一年多来的支持。

  今天想起多年前的一部电影的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当时还是个少年呢,在电影院看着电影,笑的没心没肺的。

  现在我真怀念它了,也怀念离去的每一年,对时光和宇宙来说这一年毫无意义,

  只是亿万年的一个小小瞬间,对我们来说,一年的时间承载的东西也可以太多太多,

  我们渺小而伟大,因为对宇宙和时光来说我们是一粒微尘,而对我们自己和家人来说,

  我们就是彼此的全部。

  感谢时光,感谢我的亲人们,感谢编辑和我的读者们,感谢即将离开的2016,大家明年再见。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