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王府_大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都是挑选出来的顶尖的美人,不需要讲德才,由于是侧室,所以以相貌为佳。

  历代都是如此,皇室的基因当然不差,在十几岁的少年时还没有被养尊处优酒色无度的生活摧毁掉身体和相貌,信王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俊美的美少年,英容挺拔,令人一看就产生不小的好感。

  比起兄长天启皇帝,信王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身体健康。

  并不是民间的那种青年男子的壮实,信王还是有些偏瘦弱的,但在合理的健康的范围之内。他的手也是纤细白皙,这也正常,这是一个连洗脸水都不会自己打的最顶级的贵族。

  相比起乃兄天启,信王只是一个正常的健康的贵族男子的样子,精神体力都处于少年往青年过度时期,让人想起松树,茁壮挺拔。

  信王的缺陷就是过于年轻,不过天启皇帝怎么也还能熬几年的样子,况且天启即位时也只有十七岁,没有几年就掌握了大局,对信王朝臣们也寄予更大的期望,最少信王明显的更有自制力,每天在王府学习读书不缀,不管事情多忙都要读书,对这样的不是储君的储君,朝野上下都还算满意。

  天启皇帝的身体不管如何,朝廷始终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储君在。

  不至于如宣德年间,年富力强的宣宗皇帝突然驾崩,说是生病,其实就是服用了有毒有丹药暴毙而死。

  当时的英宗皇帝才八岁,可想人心有多慌乱。

  但大明还是挺了过来,并且没有什么大的混乱,到了神宗继位时也是冲龄,内有李太后和冯保,外有张居正,国势居然蒸蒸日上。

  只有武宗崩逝时有过短暂的混乱期,当时的国家大政其实就是杨廷和一总掌之,包括迎立等诸事都是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主导,但杨廷和代表的相权名不正言不顺,十分的薄弱,世宗才十五岁,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但拿捏起朝廷最顶尖的那群朝臣还是得心应手。因为大明已经高度的集权,朝臣无所谓,首辅也无所谓,关键还是身居九重的皇帝是什么样的人。

  信王对自己很有信心,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对信王有信心,这就足够了。

  当信王下轿的时候,四周所有人都躬下身子,几个得宠的有品级的太监站的最近,其余穿浅黄或蓝色袍服的宦官们站的稍远一些。

  信王穿着红罗纱袍,绣四团龙,戴着纱制的翼善冠,天气很热,信王的鬓角明显有汗迹,几个持着大扇的宦官赶紧站在信王两侧,斜着挥动扇子,挥起缕缕清风。

  “曹伴伴回来了?”

  信王一眼就看到了躬身侍立的曹化淳,有些尖的下巴点了点,说道:“我要一碗酸梅汤饮子,凉的就好,不要冰镇了。曹伴伴来。”

  “是,王爷。”

  曹化淳心中一阵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偷懒跑去歇息,侍候眼前这位主子可真不是好干的差事,需得时时刻刻的加以小心。

  从二门入就是正殿所在,信王当然不会往正殿去。

  也就是刚封王赐府时,信王有时候会到正殿坐坐,没几次也就无聊了。

  硕大的银安殿只有宝座和空荡荡的殿堂,也没有群臣环立,只有小猫两三只,议的事也无所谓,王府开销用度自有长史和太监们负责,亲王没有之国以前是不会过问这些事的。其余的军国大事,当然也不能和这些人商议,后来每常见人说事,都是在正殿之后的信王寝殿一侧的偏殿之中。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