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上疏之议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赵岩不由动起了心思,这棉布市场绝对拥有巨大的利润。这东西就像盐,谁都要用,而且能比盐卖得更广。

  若能打通海贸,那么利润更是倍增。

  英国佬纺织业能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与满清入关后中原衰败有关。要知道明末时,西方的纺织业一直是被压制着的,如果一直被压制,也形成不了那么大的推力。不过这也不是决定姓因素,毕竟英国也有很多海外殖民地的。

  这年头还没出现珍妮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更没有骡机,不过这些东西赵岩都懂得结构。

  有了这些机械,如果经营好,自然能够攫取巨大的利润。

  现在已经是农历四月了,也就是初夏时分,离今年棉花成熟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得早做布置。

  除此之外,赵岩还在街上把食盐市场调查了一遍。

  就济南来说,盐价还是比较高的。一担盐能卖到六两,都比棉布还要贵了。在是官盐的价格,私盐卖的淮盐,质量还算不错,一担大概四两。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盐价,主要视地域而定。贩运不便的地方一般盐价都高,因为贩盐的人少。贩运便利的地方,竞争会激烈一些,价格相对也没那么高。

  私盐这块肥肉赵岩盯了好久的说,此刻正蠢蠢欲动。明末到处都是廉价劳动力,让他们去晒盐正好。

  ……

  一般武官的上任文书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到不了的,不过对于赵岩这种招抚的武官来说,文书来得比较快。

  赵家堡中一片欢天喜地,洗脑效果初步显现。特别是对于赵家的私军来说,此刻他们可就转正成了官军,今后出门剿匪也名正言顺。

  上任文书一到,赵岩当即向那些山东大商发去了请帖,上任登莱游击自然是要摆宴一番,再则和他们商量一下硝土生产事宜。

  赵家堡外面,一个土法制硝的技术小组已经组建完毕,天天对着臭烘烘的土堆不断灌尿,然后集硝。

  生产速度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一百人的小组,有足够的尿供应,一天能生产五百斤硝土。

  二十天就能生产一万斤,也就能换一面1200两银子的镜子了。而成本撑死也不会超过200两。

  当然,尿的量是制衡产量的巨大因素。

  所以利润虽高,但规模很可能受到制衡。

  王文岳四月初就剿匪归来,此次剿匪一共斩级五百三十一,俘获土匪二千六百多人,比上次赵勇剿匪时俘获更多。只是王文岳这次剿匪没碰到什么强硬的角色,更多的则是一打就隐遁的土匪。

  同时也错过了和吴安邦大战的机会,让他深感郁闷。

  回到赵家堡后,从一营那里把新招的兵员领了过去,真埋头在营地苦练。

  此刻赵岩手中的两个营,初步建设完毕。

  步兵营每营有长枪兵人,火枪兵600人,长弓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