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江南会馆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分头行动,赵家堡电报局不断向外界下达领命。

  商业部很行政部开始在辽东地区调集粮食,此时已经是七月,秋收再过一月便到了,在这一个月内必须保证商品粮的价格稳定。

  赵岩下达了调控粮价的方案后,并不担心粮价方面有什么波折。

  这个年代的城市化程度不高,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一了,而比较高的城市化地区,主要是江南、山东两地。

  江南那是传统的繁华地区,这次那些商人囤积粮食主要就在江南进行。

  像农村、乡镇级别的地区,人们家中一般都有囤积够吃一年的粮食,外面粮价再怎么暴涨,也波及不到那些地区。

  需要调控的地区范围很小,主要就是江南地区。

  在调集粮食的同时,济民粮行在江南各城市开仓放粮,价格直接往下压。

  济民粮行的动作果然在短期内收到了成效,江南各地区的粮价在三天内恢复了正常水平。

  然而接下来让人大吃一惊的是,粮价又上涨了。

  而且上涨速度之迅猛,远超之前的速度,不到一个星期就上涨了将近五成。

  就在粮价嗖嗖往上蹿的时候,赵家堡与江南各地的联络却是非常频繁,电报已经架设到了南直隶,通讯变得非常快速。

  济民粮行此次调集的粮食是储量的20%,按理说足以平息这次的上涨凤巢,经过情报部的调查,济民粮行放出的粮食,在十天内被各地粮商以各种手段收购一空,这是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情报部在一个星期内陆续罗列了几百份粮商名单,在去除重复名单后,正式锁定商家二十三粮行。

  这二十三家粮行与济民粮行可谓积怨已久。

  济民粮行这些年不断扩张,在各州县都成立了粮行,济民粮行的管理可谓是越来越精湛,最主要的就是运输成本的不断下降,同时济民粮行拥有完善的情报系统,能比其他粮商更早知道各地的粮价波动。

  同时济民粮行与一般的粮行不同,济民粮行根本没指望赚钱,平时济民粮行都是高买低卖。

  某地粮价暴跌,济民粮行就会抬高价格,以保护粮农的利益,而某地粮价暴涨时,又开仓放粮平抑价格。

  其他粮行在以前根本竞争不过济民粮行,因此只好按照济民粮行画的线条去经营,虽然依旧有利润,但以前那种暴利的情况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以前也不是没有粮商与济民粮行硬抗过,但这些粮商根本与济民粮行这个不断壮大的庞然大物相抗衡。

  就如囤积粮食拉高价格来说,济民粮行会立即从周边州县的仓库调集粮食,迅速将粮价平抑下去。

  若是囤积粮食的粮商继续硬抗,不断收购济民粮行的粮食,那么济民粮行就会调集更多的粮食前来,多到粮商吃不下的恐怖程度。在这种手段下,那些试图硬抗的粮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