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9章:崇祯再扩军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路投资必将回报丰厚。”

  《大民报》报道称:“明年所建铁路,山东政斧承揽了北方两条漫长,且投资回报率低的铁路。而具备高额回报率的铁路皆让与民间资本出资修筑,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投资项目,可见山东政斧并不将铁路看做一个圈钱的工具,而是侧重铁路所带来的便利姓,意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大明的铁路网完善。”

  《军情报》则报道称:“铁路的出现使得战争的兵力调动及后勤皆产生了新的变革,一旦拥有了铁路,便可快速向前行调派兵力和运输后勤补给,不仅快速,而且中途损耗极低。从北方即将修建的两条战略铁路可以看出,山东政斧已充分认识到铁路在军事上的作用。一旦北方两条战略铁路修成,我大明便可挥兵向西,抵御东进沙俄。”

  而在紫禁城的崇祯则是凄凄惨惨,根据他近期对报纸的阅读,终于发现他被赵岩给忽悠了。

  所谓科技研究,根本不是像他所认为且赵岩承认的那样一股脑的乱式。

  每当想起这个,崇祯都有种被人戏耍的愤懑,同时也为自己的浅薄感到脸红,这天看到各报纸的铁路报道,心情已经无语言表了。

  此时崇祯处境十分危险,虽然手上十五万兵马正在抓紧训练,但山东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一旦铁路修成,到时候想要进攻山东,估计会死得很惨,因为铁路的出现可以让山东军快速收缩兵力。

  这一切对于崇祯来说,局面正朝着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孙传庭的态度转变最快,他已经彻底变成立宪派了,为崇祯所不喜,正琢磨着如何将其撤换。

  还乡的洪承畴一回去就不打算出山了,之前洪承畴还信誓旦旦的要效忠与他,只是洪承畴这老鬼向来看重个人利益得失,看得崇祯获胜无望,就干脆在乡里养尊处优的生活。

  杨嗣昌则与孙传庭分统京营,同时还兼管着皇商方面的运营。

  “皇上,若要翻盘,怕是只能在近几年了。”杨嗣昌对崇祯说道。

  君臣二人看到铁路的报道后,都感觉时间已经不多,此时此刻,拖得越久对赵岩来说越有利。

  赵岩的经济实力,绝对不是皇室所能相比的。

  同时赵岩有钱可以买到全大明的东西,而崇祯却无法从山东买东西,能调动的人力物力来说,赵岩远比崇祯大得多。

  若是无法做到以取巧的方式快速打败赵岩,那么他们就完了。

  “再给朕扩军,我们要有三十万兵马。”崇祯咬牙说道,杨嗣昌默然点了点头。

  三十万兵马虽然多,但现在皇商集团已经形成,杨嗣昌通过各种联络,团结了数百商人,以及数千皇亲国戚、地方乡绅。

  在财力方面,此时皇室危急,那些皇亲贵族以前虽然抠门,但现在显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