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三章:荷兰商船的浩劫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夫,荷兰人每年通往东亚的商船多达数百艘,不断的将亚洲殖民地的商品归类,然后运往台湾、曰本、安南等地。

  这些货物中,曰本的进口量最高,大明也有进口一些,都是郑芝龙的商船前往台湾购买。

  只是这点进口商品,和大明出口的商品相比较起来,却是九牛一毛。

  荷兰人每年都会从大明大量进口瓷器、茶叶、生丝、丝绸、白糖、蜂蜜等商品,有多少荷兰人就会买多少,除非现金不够。

  现金最多的还是西班牙人,每年他们都要从中南美洲运输大量白银前往吕宋。

  大明的商品,在欧洲非常有市场。

  就拿丝绸来说,运往欧洲后将获得300%左右的利润,这只是批发价,经过商人零售的丝绸价格更高。

  与其说是丝绸价格高,不如说是丝绸价格低。因为大明的丝绸相比欧洲人自己的丝绸,价格非常低廉,而且质量上更加精美。

  物美价廉!

  这是大明出口的各类商品几乎一致的特点,还有一些商品是欧洲人不能生产的,或者是生产水平非常底低的。

  每年能从大明买到多少商品运回欧洲,是远东殖民地盈利的最核心标准。曰本的盈利对于购入大明商品的盈利来说,还差了许多。

  因此,荷兰人的商船在巽他海峡出入非常频繁。

  这简直是一个绝佳的海盗天堂。只不过那些军舰讨厌了一点,出入在海峡劫掠的十艘护卫舰经常在海峡中碰到荷兰军舰。

  经常是刚把一艘荷兰商船迫停下来,那边荷兰军舰已经冲过来了。

  虽然说荷兰人无法在这么宽的海峡中架设火炮,但军舰只要在海峡一停,拿个望远镜就能差不多将整个海峡的情况收入眼底。

  一开始的劫掠却是非常的不顺利,不仅面临着荷兰军舰的搔扰,而且一旦荷兰人派遣大队军舰封锁海峡,抢到船只的护卫舰也回不到北面。

  文邦良分析了情况后,决定集中力量,先对海峡上的军舰进行清剿,然后再行对商船进行劫掠。

  同时联络葡萄牙人,许诺给他们每年五百万两的交易额,要求他们开放马六甲海峡给他们的护卫舰通过。

  护卫舰要通过巽他海峡非常容易,只要一到夜晚,就能通过。

  但那些劫掠到的商船却是不好通过,首先商船的速度慢,几乎不能摆脱军舰的追击,因此必须找其他通道返回北面,从马六甲海峡绕行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葡萄牙人得到文邦良的许诺后非常兴奋,每年五百万两的贸易额,就等于有了五六百万两白银的收益。

  各国其实一直都在为不能打开大明市场而苦恼,大明商品的出口权长期被郑芝龙霸占,有时候并非有足够的钱就能买到足够的大明商品。

  五百万两的贸易额,就是一千万两的贸易额山东也能许诺得了。

  出口自然是提倡的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