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九章:银行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加工厂里十分忙碌,自从开春后,鲅鱼、小黄鱼、带鱼都从黄海游向渤海,因此青岛港的渔民这些天捞到的鱼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鲱鱼、鳕鱼,不过数量不太多,还有几个渔民捕到了两头两三百斤重的金枪鱼。

  这些鱼大多在加工厂里杀好,然后直接用莱州湾产出的食盐进行腌制,腌制之后拿去晾晒。或者进行烟熏处理。

  处理好之后,就能运到外地销售了,也在青岛港的鱼市有销售,那些外地来的商人,能在鱼市里批发。

  那些不能腌制,无法保存太久的鱼,则就地在港口出售给贩运商人,有些运到登莱的各大市场,有些运到济南等地。

  收到南边传来的鱼汛后,渤海的渔业也准备开张了,渤海的渔业港口分登州、龙口、烟台、威海四个地区。

  烟台的刺参已经开始产出了,因此引发了那些贩运商人的抢购。

  就登莱的市场来说,最繁荣的无疑是青岛。

  青岛不仅有外地前来购买食盐的盐商,另外鲁商,甚至是徽商都云集于此,他们除了贩盐外,还购买青岛的海贸产品,或者朝青岛运输海贸产品。

  青岛是对曰贸易的主要港口,赵岩为了加快货物脱手的速度,就在青岛成立了市集,专门贩卖从曰本运回的货物。

  那些来青岛买盐的商人在选择上就多得多了,现在不仅可以买盐,还可以购买青岛的海产品以及曰本商品贩运回去。

  开春之后,来青岛置办货物的商人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还属鲁商,商行为了尽快脱手积压的曰本货物,曾向他们发出过邀请。

  依旧如同以前那般,先请来吃上一顿,然后开门见山的给出条财路。

  这些曰本货物在大明还是很畅销的,以前这些商品主要被郑芝龙把持,人们只能从郑芝龙手上进货。

  不过现在在青岛也能买到了,而且买到的甚至比郑芝龙的还要多。

  来青岛做生意的徽商也很多,徽商素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几乎各地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赵岩虽然团结山东商人,却也不排斥徽商。

  他与徽商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有竞争,也有合作。

  竞争上是盐业方面的,合作上则是商品贸易上的。

  这些徽商来青岛,常常会把海贸所需的商品从外地运来,之前郑芝龙一人把持则海贸网络,各地商人想把商品卖到海外,都得经过郑芝龙的贸易网络。

  现在赵岩也插手海贸,对各地生产商品的作坊老板来说,无疑多了一个财路。

  不过总的来说,从外地贩运商品来青岛的商人还是不太多,那些最赚钱的海贸商品经常断货。

  因此向曰本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棉布和铁器,这两个月内,有时红薯粉干也成了出口的商品之一,其中60%的货物是棉布,利润有就250%左右,这个利润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