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6章 降温预期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的黄金重工、焦煤气制法的黑水焦煤厂、以及制乙炔生产副产品的新城重工。其中焦煤厂的甲醇产量最低,可挖掘潜力也最大,另外乙炔还有几个民间小厂在做,也有少量甲醇供应市场。

  生产乙醇的主要企业是使用糖制法的新城酒精厂,这是个几百人的厂子,产出的酒精除工业部门也销售给草药店。其余的是民间酒厂,也没有纯酒精的说法。

  定制酒精产量保障计划的时候,还听闻有个小企业曾经尝试过桔梗制法生产乙醇,但王齐查看的时候已经破产了,调阅卷宗说是工业定位的产品被故意贩卖到食品渠道,结果甲醇超标把人给喝废了,给罚款罚破产的。

  接下来是纺织业。

  王国因为劳动人口紧缺,轻纺工业起了个头,就趁着产业外移时期交给境外改善生活平衡贸易差了。

  自家倒也还剩了几家厂,产能如今只能对应80万人的日常用度,这个供应量还是以现有平均温度26度上下为基础的,如果温度降低四十度,即使不考虑初期大采购,现有的产能最多也只能维持不到三十万人的需求。

  事情还是需要外部发点力,等勘探队那边有结果,就把消息通过报纸捅出去,让外面的纺织业做好准备。

  当然外人的产能始终没有自己手里的靠谱,家里还要催促一下彩虹化工那边,早日实现涤纶的工业化量产。

  具体做法可以让黑曜石银行给现存的纺织厂注资,或者找上游的纺纱厂也行,由纺织厂或纺纱厂出钱帮助彩虹化工推进,共同成立一个化纤厂,有了盈利预期并且有人出钱分摊风险,彩虹集团那边也会上心一些。

  最后是低温环境下的真正挑战——食物。

  境内已经实现55%作物由玻璃温室产出,实在是推不动了,这里面的重点矛盾在于玻璃温室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对人力的依赖比露天农田更高。虽然这些年也有相关农企做了不少努力,但机械设备那边的进展更快,两者差距并没有缩小,以至于最近几年玻璃温室产量占比还萎缩了。

  要进一步提高玻璃温室的耕作、采收机械化率,大概得开个专项课题,由机车总厂来牵头。

  机车总厂现阶段有些名不副实,凤凰、风谷两个板块的机车供应量短时间内没办法再增加,庞勋板块还运不过去,一年勉强维持两三个火车头的订单保持技术水平,其产能大部分都服务于汽车厂和新城重工。让他们去做点农业课题,也可以让工程员们活动活动脑子,免得生锈。

  这点安排还远远不够,就算把境内农业产能全部转换为玻璃温室,并改装上足够的温室内温度维持设备,不计算糖的情况下,也只能维持约100万人口规模。

  低温环境下境外农牧都会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大家又要回到高含糖比的食谱上。

  高含糖比食谱,只要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能跟上,最多就是牙齿坏的快一点,魔法世界的假牙做得比一般农业时代好不少,问题不大。

  真正的危险是移民,可以预见一旦境外食物匮乏,一定会有巨量人员向着有食物的地区迁移,以现有的农业产出能力应付不了那样的情况。

  看起来直接拒收就行,但人饿极了那可是连同类都能吃的,手段太粗糙,会无止尽的提高安全成本,贸易也会出问题,没了贸易支持,工业水平只会倒着走。

  最好还是当地问题当地解决。

  神树花生作为王齐的一颗棋子,继续优化优化,或许可以在低温下维持一定的产出,可草本植物面对降雪终究是太过于脆弱,被埋起来见不得光怎么合成。

  花生的低温产能不能指望,是不是要拿出一种树来?

  考虑过各种影响,王齐觉得还是推塑料布大棚比较靠谱。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