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6章 教学交流_属性点慈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达不到数学家那种水平的,就算让他自行验算,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答案,然而还是错的。

  它就产生了两个结果。

  其一,数学的学习会贯穿黑森林学院整个学习周期,从一年级到毕业,它都是大课。

  虽然无法让答案命中率达到100%,至少通过逐渐提高熟练度,可以减少错误。

  其二是学习互助氛围,老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解题,也没那个西北时间,所以需要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学习小组来做一些解题思路的探讨和验算工作。

  由此就引申出两校学习模式的第二项差异,“自修实践”和“兴趣小组”。

  青春泉学院的自修实践,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放羊模式,能不能成,很大程度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天赋决定。

  黑森林学院的兴趣小组是由教授带队的课题研究组,在这个框架下,学生们成立学习小组,而不是通过自行拉帮结派实现。

  该教学方式也是受限于黑森林学院早期师资力量不足而产生的。

  学院刚开办时除了一些特聘教授,很多讲师自己都只有三环,且仅仅掌握有两三个三环法术,根本谈不上对魔法派系的认知深度,在这种前置条件下,不可能放开来让学生任选法术学习,否则很容易就超出讲师的知识范围外。

  依托于兴趣小组,学生们会接触到比“院系”更小的知识分支,例如塑能系下的冰系、火系之类的,知识边界收窄,法术间的关联性、共通性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加快学习进度。

  教师根据个人能力,带着少则几人多则二三十人的兴趣小组,做课题研究,这个过程中学生还有可能赚到钱,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多少也有些帮助。

  “数学……王齐院长,我看过贵校送来的资料,这个所谓‘数学门槛’恐怕不比所谓的‘魔法天赋’低吧。”

  发言的是青春泉学院负责教育口的副院长,据说院长还在研究黑森林的资料,脱不开身。

  对这个问题,王齐表示:“魔法天赋的测试难以规模化,一般情况下,我说学生甲天赋高,您也可以说他学不下去,和学院‘量产法师’的目标不太适配。而数学是个更容易量化的指标,会就是会,不会也装不成会。”

  关于魔法天赋,有通识的标准有两个。

  两者都离不开预言系。

  一个用预言系的探索魔法分支【洪流】来鉴定。

  【洪流】是个三环法术,一种鉴定魔法物品的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

  效果是某些魔法物品,在遭遇【洪流】时,会出现魔力过盈状态,产生一些奇特的反应,比如发光、发热等,实际是一种自然魔力活性化的表现。

  用在人身上,正常人对【洪流】不会有任何反应,天赋强大者,会形成类似五环以上法师被动形成的【魔力壁垒】效果。

  这个所谓【魔力壁垒】,可以看作自然魔力对高级法师的自动应激现象,其实也只能欺负欺负小孩子,比如五环法师的魔力壁垒,只能挡一挡一环的火花戏法,连二环的火球都不能完全挡下,即使更高等级法师的壁垒,也只能顶住很低级的纯能量型法术,不能涉及物理打击。

  总之这是种高级魔法师身上会有的没有实际作用的天然现象,李想也有。

  该鉴定方式还有坑人的地方实在不少。

  其一,有魔力或者说神秘天赋,不等于这人就一定能学会多高级的魔法,可能学到半路脑容量就不够了。

  其二,【魔力壁垒】不是正常人能看到的,除了王齐这种视觉天赋带外挂的,要五环法师才能感知到。

  其三,正常法师不会专门去学一个三环预言法术就为了干这事,毕竟预言系不管在流放地还是主世界,都属于最难学,比例最小的法师人群。二环花个一两年储备基本知识和学习还行,三环就有空耗寿命的嫌疑。

  另一个标准更坑,那就是找个真正的预言师来,观测目标的未来会不会成为法师。

  “观测命运”的起步门槛就是五环,一个还没开始学魔法的娃,除了预言师亲生的,得什么身份才请得动?这种“人才”整个主世界加起来恐怕都凑不出两位数来,如果真能学得进魔法,说是位面之子也不为过。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