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7章 开发专业模式_穿越黑龙江194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费还是要收费的。

  改动一行代码不难,难的是知道改哪行。

  程序猿的常态一杯茶一包烟,一行代码改一天。

  别说一行代码改一天了,有时候三四行代码十多号人改上一个月也是常有的事情。

  倒不是说程序猿消极怠工,问题是在别人写的shi一样的代码里debug着实有亿点困难。

  玩不利索指针还胡乱放。

  备注什么的更是没有。

  没备注的情况还好点,最怕遇到堪比老中医的鬼画符的那种火星备注。

  真就一个人的备注十个人猜。

  为啥不找来写代码那个人问问?

  笑死,早就离职了。

  最关键的是改代码时不仅要忍受shi山一样的代码。

  还要面对同行无意之间造成的掣肘。

  别的行业林灰说不好,但程序猿行业并不适用于人多力量大。

  至少不完全适用于人多力量大。

  人力和时间并不呈现线性关系的。

  大量人员并不能缩短软件的开发进度。

  一窝蜂的作业方式非但无助于软件生产,反而会制造麻烦,产生出更差的软件。

  向进度落后的项目追加人力,只会使进度更加落后。

  因为新进的人员需要时间了解整个项目,而增加额外的沟通消耗。

  当有N个人必须在这群人之中进行沟通时(无阶级关系),当N增加,其输出M将抵消其效益,甚至倒退。

  事实上认为人力能换取时间这种观念本身就是极其错误的。

  别的行业可能是1+1>>

  但计算机行业很可能出现1+1<0的怪现象。

  这件事最直接的启发是关于未来团队的构建。

  关于要不要组团队?肯定要组建团队。

  但不是现在。

  一个团队不是乐高,说拼就拼好的。

  团队需要分工,而成员之间需要合作。

  合作需要有默契。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称之为伙伴

  虽然话可能有点扎心,但事实如此,总之盲目组建团队是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

  事实上能够在大学开学前完成团队的早期雏形林灰就很开心了。

  ……

  说到开发南风APP的专业模式。

  毕竟是在林灰相对熟悉的代码里做改动。

  相对来说还是很容易的。

  林灰很快就找到了关键的代码行。

  甚至不需要改整行代码,只要改个数字就够了。

  对,就是这么轻而易举。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人选择成为一个程序猿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种通过数值操纵万事万物的感觉真的很爽。

  然而也正是这种爽感很容易让人迷失自我。

  而容易让人迷失的工作多多少少都是有风险的,即便这份工作只是技术工作。

  前世林灰有几个发展前景明明很好的上司就因为人性里幽暗的部分作祟鬼使神差走上了歧路。

  想起来不免让人觉得唏xing嘘fen。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

  林灰一直是如临深渊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