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士绅们听话了,大明第一能臣!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祚道:“看来这些流民皆是永城来的呀,我们误会夏知州了。”

  张贵点头:“所以不能以小人之心度之,身为君子,还是要先把人往好的一面想比较好。”

  钱龙锡听了这话脸上有些挂不住。

  而孙承宗则是松了一口气,心想:“幸好这次吾没有贸然对夏允彝抱有成见,不然,又不知道该把脸往哪儿搁了。”

  “你们为什么会待在林子里?”

  天启又问了这些流民一句。

  流民高增河先回道:“那林子里野菜多,树皮也多,路边的都没采完了,剥完了!”

  天启等人这才发现官道旁的树木的确没了树皮,沿道也都是光秃秃的。

  顿时,平时锦衣玉食的皇帝和他大臣们才意识到,为何流民们会都往林子里钻。

  “看来本地人是不食野菜的。”

  天启说了一句道。

  孙承宗也跟着说道:“也就是说,睢州百姓很殷实,而不至于食野菜树皮为生,看来这夏允彝真的治理有方。”

  “立即去睢州城!”

  天启即刻吩咐了一句。

  随即,天启一行人就继续赶路去睢州城。

  而在这一路上。

  天启一行人,依旧看见不少流民,只是他们发现,在越是离睢州城近的地方,就越是有睢州地方官吏在组织这些流民,到固定的地点领粥洗澡以及接受官府的登记。

  “他们竟然在给流民发棉衣!”

  孙承宗更是像发现了什么奇观一般,忍不住先开了口。

  张贵这时禀道:“陛下,眼下西山的棉衣滞销,不值钱,这睢州官衙也就以官府名义批量订购了数万匹棉布,作为赈济时使用,如今他们所发的棉衣,想必就缘于此。”

  天启听后道:“饶是如此也是难得。”

  “是啊,至少说明这睢州官衙的府库是有盈余的,而可以直接给流民发衣服驱寒!这一路过来,就这里在如此做。”

  孙承宗感叹起来。

  过了约有半个时辰,天启就到了睢州城。

  因一切从简,夏允彝没有组织百姓黄土载道,也没有驱散沿街百姓,只带着一干官绅来到十里长亭外迎驾。

  而一见到夏允彝,孙承宗最先露开了笑脸,他现在对夏允彝好感倍增。

  天启也同样如此,笑着问夏允彝:“新政在睢州执行的如何?”

  夏允彝拱手道:“回陛下,臣不敢撒谎,如今睢州实行新政以后,的确实现了府库有盈余,百姓不饥寒,乃至人口因此增加,上交给朝廷的税粮也增加。”

  “带朕去看看。”

  天启说着就先让夏允彝带他来了府库。

  很快,天启就看见府库里有不少新建粮仓,就问着夏允彝:“在这里有多少粮?”

  “二十六万石有余。”

  夏允彝回道。

  “这么多?!”

  天启惊讶不已。

  孙承宗也同样惊讶不已。

  “回陛下,因整个睢州八成田地已经归士绅所有,而如今实行新政后,大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