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1章第一篇檄文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堂内,山东文武的意见,出奇的统一。

  这也是没办法,贸易是维持山东运转的关键一环,没有贸易的收入,藩府很快连军饷和俸禄都发不出来,制定五年财政收支平衡的计划也将流产。

  南宋这样步步紧逼,山东便只能趁着手上还有钱,放手一搏,否则便是死路一条。

  赵泰见各人都支持清君侧,便沉声道:“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便商议一个具体策略吧!”

  赵泰这边叫清君侧,南宋那边看来便是造反。

  清君侧的旗帜一举,各人便没有回头路,肯定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不能蛮干。

  在赵泰回济南之前,各人就收到了将要起兵的消息,不过对于起兵后怎么办,各人却没有什么方略。

  大堂内众人相互看了看,王宾行礼道:“大王麾下如今有大军十五万众,可谓兵强马壮,然南宋在淮南屯兵数十万,却也不好对付。”

  赵泰颔首:“孤所虑者,非宋军,乃蒙古!宋军兵马虽众,孤视之如草芥。蒙古在孤之后,孤若南下,其必攻孤。如今山东之民休养不到二载,蒙军若再入山东,不仅两载成果,毁于一旦,大军也会腹背受敌,进退失据。”

  眼下齐军清君侧的难题,依旧是此前提到,可能会遭受两面夹击的问题。

  王宾跟随赵泰回济南的路上,一路苦思对策,勉强有个方略,便行礼道:“大王若是率领大军立刻南下,前面会撞上淮南数十万严阵以待的宋军,后面山东空虚,蒙军必会趁虚而入。以臣之计,大王当先发檄文,激怒宋军,而后羊攻蒙古,引宋军渡河,一举歼灭渡河的宋军,方可破局!”

  赵泰捋了捋胡须,皱眉沉吟:“以军师之计,岂不给了蒙古借口,引蒙古立刻入局?若蒙古南下,同宋军南北对进,孤为之奈何?”

  王宾沉声道:“大王,蒙古有没有借口,都不会放过这次机会。此前蒙古南寇惨败,对于大王必心怀忌惮。如今蒙古见大王与南宋有隙,窝阔台定然想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大王若是攻击蒙古,窝阔台多半不会应战~”

  赵泰眼前一亮,接过话头,“他不仅不会应战,还会敦促南宋进攻山东!”

  王宾颔首,“蒙宋议和,大王攻击蒙古,便是不认端平和议。窝阔台不想先与我们交战,必然敦促南宋出兵,让南宋与我们交锋,他再坐收渔利!”

  赵泰想了想,渡河攻击严阵以待的宋军,与把宋军引过河消灭相比,无疑后者更容易一战击败宋军精锐。

  赵泰沉吟一阵,觉得可行,随即问堂上诸人,“大家以为如何?”

  元好问赞叹道:“此策甚妙。临安奸贼步步紧逼,大王当痛斥奸贼,然后为收复山河抗击蒙古,决心北伐。届时若是南宋渡河来攻,天下人都会痛斥奸贼,同情大王!臣以为大王,当作檄文二篇。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