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5章 顺水推舟_混在三国当神棍【完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损耗不小。

  何不直接迁都到许地,皆大欢喜?

  不过是这些公卿大臣的私心作祟罢了。

  “是孤莽撞了。”刘康叹了口气,面色如常道:“此事只入太傅之耳,莫与他人提起。”

  卢植自是求之不得,立即应下,甚至还主动让了一步:“不知陛下可要亲自接见司空所派的使官?”

  刘康微笑着点点头:“如此甚好。”

  在真正拿定注意后,他反而收敛了脸色,且愈发觉得寻求身边逆臣的帮助,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卢植虽忠心,却始终对燕卿抱有敌意和猜忌,还从骨子里透着一股迂腐劲,指望他在大敌来袭时刚烈地碰死在台阶上一全忠义不难,却绝不是个合适商量的对象。

  至于找谁商量……

  刘康心念一动。

  三日之后,圆满完成朝贡任务的诸葛瑾,带着叫人眼热的大批赏赐,怀里还揣着一封被皇帝千叮万嘱要交到燕清手里的密诏,在一千精兵的护送下,意气风发地回返豫州了。

  “密诏?”燕清收到时,不免很是意外,也不忙打开,而是再问诸葛瑾:“京中局势,可曾有变?”

  诸葛瑾摇头:“不曾听说,也不曾得见。”

  燕清眉心一跳,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既然不是大事,那该不会是因御膳房做的菜式不合心,就闹着要离家出走,或是找他告状吧?

  出于对卢植的信任,燕清姑且认为,刘康在其步步紧盯下,是难以独自做出什么出格事来的,于是很快点了点头,微笑道:“你这一路奔波,着实辛苦,快下去歇息罢。”

  诸葛瑾赶忙谢过,躬身小趋着退下了。

  燕清将密诏放在案桌上,犹豫片刻后,向前几日里终于从荆州跋涉回来、重归任上的太史慈下令道:“你亲自跑一趟,将奉孝带来府里一叙。”

  “喏!”

  太史慈中气十足地应着,风风火火地出去了。

  事关总不按常理出牌,喜欢搞事的小皇帝,燕清并不放心直接让荀彧知晓,而若把贾诩也叫来,独拉下他的话,心思玲珑的对方又容易自己领悟出什么来。

  单喊郭嘉来商议,反倒适合一些。

  毕竟其本就是府上的常客,多来一趟,也不打眼。

  清楚燕清忽然召见,定有要事,郭嘉连外衣都没披好,履也穿反就到了。

  “主公,是为——”

  “你自己看。”

  燕清脸色不太好看地屏退下人,将在等候期间已读过一次的密诏,直接递给了郭嘉。

  郭嘉火速打开,一目十行地浏览了一遍,顿时哭笑不得,忍不住揶揄道:“不愧是燕仙君,风采卓然出尘,连陛下都深深倾倒,朝思暮想下,竟连祖宗基业、社稷稳固都能抛之脑后,只为日日见君好。”

  燕清嘴角抽抽:“……这是说风凉话的时候吗?”

  郭嘉轻咳一声,并不将此事多放在心上:“主公大可放心,即便陛下有意,公卿大臣们也断不会任他羊入虎口的。”

  燕清正要反驳,脑海中忽有一念一闪而过,不禁楞在当场。

  确实,不论刘康是出于什么动机,忽然闹着要迁都,不光是他不乐意,一直对他感到深深忌惮的朝臣也不可能同意。

  但倘若刘康一意孤行,他这又不明确表态的话,朝臣只会倍感焦头烂额。

  那在迫不得已时,最可能被搬出来,以名望和辈分去压制刘康的人……怕是非刘焉莫属了。

  郭嘉观他神色,不难判断是有了什么主意,便贴心地等候在旁,不贸然出言打断。

  好半晌后,燕清长舒口气,将诸多环节梳理完毕,他倒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大好良机了:“若能好好利用,倒不完全是坏事。”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