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1、[一更]221_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水平,真正能实现地下排污的也就主城区,或者说是富人区,贫民区虽然也铺设,但管道网并没有那么发达。

  刘谈原本是想都铺设,可最后却被现实说服了,霍光的理由很简单:“地下排污很大一部分是需要用到水的,而那些人用不起那么多水。”

  首先虽然不收取水费,但是相应的打水是要自己来的,耗水量大没人能够在维持生计的同时每天打那么多水。

  刘谈最后只能遗憾放弃,不过还是将设计给存放了起来。

  排污管道都是可以临时增加的,以后有需要再增加就是。

  随着城池的建设,钢筋也在一点点地进行试验。

  其实刘谈更想跟现在的钢筋叫钢条,因为测试了一下跟他认知中的钢筋其实还有很大的差别。

  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有人提出过用竹子,竹木柔韧,也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实际上长安的许多建筑就是用了竹木为骨。

  刘谈在听到这个提议的时候差点没笑死:全北境国竹子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他家滚滚的熊猫园了,就这还不确定这些竹子能活多久,用竹木要从南边往这边运,运费都比他用钢筋贵好多了!

  毕竟他有铁矿在手啊!就算没有铁矿实在不行用青铜为骨,他都不可能用竹木,用青铜等于烧钱,用竹木比烧钱还烧钱,而且还要浪费很多时间。

  提出用竹木的工匠灰溜溜地就走了,他毕竟是从长安来,已经习惯了这种思维。

  虽然在刘谈这里钢筋的强度不够,但实际上运用起来的时候已经很不错,首先用上这种钢筋的是地下管道,因为要承重的关系,刘谈担心只单纯用水泥管恐怕支撑不了多长时间,所以也撺掇着霍光别在这方面省钱,也是先试验一下钢筋的强度。

  霍光被他缠的没办法,答应了下来。

  要说当人足够多的时候,工程速度是真的快,至少到了四月底的时候,城池需要地基的部分都已经打好,管道也已经铺好,甚至已经开始打造地上建筑,而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就很容易了。

  因为坊内的设施暂时不需要操心,主要建筑就是国相府,这个是属于北境国朝廷办公的地方,再然后就是官员们的府邸。

  再然后就是铺路,这个时候霍光就意识到刘谈这样布局的好处,因为不用再费心去设计道路了,整个城池四通八达,规规整整,对强迫症可以说是十分友好。

  到达五月初的时候,整个城池已经初具规模,而因为匈奴进犯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大多数百姓也走出了心理阴影,尤其是在看到水泥铺就的道路和搭建起的坊墙之后,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不管怎么说,如今新的朔方城终于是有了一点王都的气势。

  就在刘谈美滋滋的开始思索自己买下的那几座坊都要弄出什么花样的时候,在遥远的长安传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