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词中大玄机,黛玉小心机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都围过来,探春将两阙词才在一起。

  两相对比之下,宝钗顿时惊呼道:

  “果是反其义而用之!”

  众人本以为,冯一博这词好在用的拟人手法。

  读起来浅白易懂,还朗朗上口。

  没想到,不仅初见词好。

  原来内里还有这样的典故。

  黛玉这时也反应过来,惊喜道:

  “果然,对照着再看,越发有味道了!”

  史湘云闻言,也顾不得再笑迎春,连忙过来对比。

  这一看之下,顿觉惊惊艳。

  “天啊!姐夫这阙竟不逊放翁!”

  她轻呼一声,又连忙掩口。

  似乎觉得自己的评价有些高了。

  可再看几遍,越发觉得如此。

  甚至,觉得放翁那阙词。

  有些囿于一时一地,都是不能自拔的苦。

  其中凸显脆弱、可怜、颓丧,都是悲观色调!

  而新作这阙,则是梅花催春、迎春的俏。

  其中蕴含坚强、无畏、风流,全是乐观向上!

  不止湘云,这些姑娘都自幼饱读诗书。

  全都是眼高于顶的懂行之人。

  此时也各个眼中都闪过惊艳之色。

  黛玉更是反复咂摸着、品味着,想把其中精髓之处吃透。

  一时,在场众人各个都沉浸其中。

  尤其迎春,脸色酡红,犹似醉酒一样,喃喃读了几遍,道:

  “果真如此,真不负冯稼轩之名!”

  湘云这时似乎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她指着冯一博的咏梅道:

  “伱们发现没有,虽是咏梅,却带了四个春字,这岂非是暗合……”

  她刚刚一直打趣迎春,此时不由顺着这个思路深想。

  可话到一半,却又不敢再往下说。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细想之下却觉得有理。

  除了第二个春点明是迎春,其余也各自暗合三春。

  凡事就怕脑补和深度解读。

  现在她们带着这个想法重新一读,顿觉:

  第一个春“风雨送春归”,说的正是元春在风雨飘摇中,被冯一博护送回来。

  第三个春“俏也不争春”,说的不也正是俏丽庶女,无法与嫡女相争的探春?

  那第四个春“只把春来报”,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从东府抱过来养的惜春?

  这样一想,岂非四个全都合上了?!

  难道……

  “住口!”

  李纨虽然喝了些酒,却是没醉。

  此时听到湘云的话,顿时就是一个激灵。

  那点酒意全都消散无踪。

  她打断史湘云的话,又低声训斥道:

  “史大姑娘你闹够了没?你家亦是勋贵,你又饱读诗书,如何不知断章取义之害?”

  言外之意,史家也是勋亲贵戚。

  自该知道些轻重。

  自古虽都说不以言获罪,但也不能涉及皇家!

  若是这样解读,岂不是涉及宫闱?

  众人顿时也都是恍然。

  元春已是皇妃,又有了子嗣。

  即使这词里没有不敬,可毕竟涉及宫闱……

  若万一被有心人拿来攻讦的话,岂不是要给冯贾两家惹麻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