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九章民生艰难_影视世界生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大城市的气质。

  另一边,国内战火绵延,天灾人祸不断,为了防止国内出现饥荒,李牧加紧了囤粮计划。

  刚好国际市场秋粮丰收,粮价有了小幅度回落,特别是玉米,今年各地的产量都不错,价格跌的比较多,现在已经到了十七美元一吨,每吨比小麦便宜了十美元左右。

  于是,李牧指使远东商行,大规模采购玉米囤积在大马北部港口的仓库里,条件允许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去南美粮食原产地采购。

  国内,南阳地区的许多粮仓也建成了,于是,李牧又忙碌起来。

  闲暇之余,就要飞国外带粮,六万立方米,一次能带两个4.8万吨,一个月总要往返个十一二趟。

  倒是没想到,玉米加工后的棒子面,在国内还挺受欢迎的。倒不是大家多么爱吃这个,主要还是便宜,比面粉便宜二分之一,比大米便宜一两倍。以现在国内的形势,底层民众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谁还在意口味儿。

  粮食方面,自从打通了通往国外的航线,李牧就放宽了禁令,允许一部分粮食外流。

  实在是这段时间,国内的粮价涨得太狠了,不是一个地方在长,周边地区普遍都在涨。

  本就战火绵延,粮价又越来越高,民生之艰难,可想而知。

  李牧有时白天开着战机侦查,只要出了南阳的范围,简直是两个天地,到处都有逃难的人群,路边饿死的饥民也不在少数。

  卖儿卖女,更是时有发生。

  实在是粮价高涨,本身战火就导致粮食减产,再加上一些商家囤积奇货,让粮价越发的高昂,简直止不住头。

  鉴于此,李牧放宽了南阳地区的粮食限令,不但再次增加了二十多家粮店,居民单次买粮的额度,也放宽到一百斤。

  如果有小粮商,想用这种方法采购粮食,倒也能采购一批。

  另外,李牧又发布一项新政策,持有粮票者,可以在公署名下的粮店,无限制兑粮。

  只要你手中有足够的粮票,要多少粮都可以兑给你。并且不限制这些粮食的去向,你可以自用,你也可以拉到外地贩卖。

  这项政策一出,南阳地区沸腾,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小粮商,齐齐赶赴南阳。

  由此也导致了另一件事,粮票的价值彻底凸显出来,原本李牧采用粮票加现金支付酬劳的政策后,许多被雇佣的工人还不理解,不想要粮票,只想要现金。

  慢慢的,大家了解的粮票的价值,直接能拿去粮店兑粮,这才慢慢接受。

  如今新政策一出,粮票越发的金贵,据说,如今市场上的粮票,价钱已经涨了百分之二十,仍然供不应求。

  别看这百分之二十,相当于李牧用粮票发给工人五枚银元的酬劳,工人把粮票拿到市场上去卖,能卖六枚银元。

  这是,送到手里的福利。

  以至于,现在的工人,都不想要银元了,都想要粮票支付的酬劳。

  李牧现在手里不缺粮,每月差不多能从国外运回来五十万吨左右的粮食,为了平抑周边地区的粮价,也开始加大了粮票的发行量。

  用于支付各种酬劳,以及采购国内的一些物资,认可度比法币还要高,甚至能在周边地区通用。

  随着这项政策的推行,大量的资金集中到南阳,让南阳地区越发的繁华。

  而且,另外一种目的也达到了,大量的粮食外流,起到很好的抑制粮价的作用,尤其是南阳周边地区,随着大批粮食流入,粮价开始渐渐回落,民众总算能喘一口气,李牧的目的也算勉强达到了。

  由于航线的打通,除了带粮食外,能带的货物也更多了,李牧不但采购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各种国内稀缺的民用物资和商品采购的也更多了。

  如此多的稀缺物资和商品,吸引来了众多商家来此进货,更多的资金向李牧手里汇聚过来。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