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7章 直接抢劫的盗版书商_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就是《西厢记》。

  这明代书商的脑子还真不是盖的!

  说到底还是银钱的诱惑。

  只要有巨大利益,就有人去冒险。

  大明很多书籍,特别是一些宋代珍藏本那可是相当值钱的。

  要知道钱谦益就曾卖了一本正版宋版书,用卖掉的钱为柳如是建了一座豪宅,可想而知宋版书有多值钱。

  有文人视若生命的书籍,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就是“我遗子,惟一经”。

  纵然书籍值钱,但开书肆其实也并非赚钱那么容易。

  要不然,这上京这么多世家官绅都来抢这块蛋糕了。

  秦邵这些时日调研,发现开书肆有利有弊。

  利当然是市场潜力不小。

  这个年代没有电视、手机,娱乐活动很少。

  精神文化娱乐也就是看书、听听戏曲话本之类的。

  尽管成本不低,但是这毕竟是上京,全国最多的中上精英分子集中在这里,不缺少文化人。

  还有一点就是,开书肆不用交税!

  是的,在大明卖书那是免税的!

  《明史》:“明洪武:除书籍田器税,民间逋负免征。”

  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卖书的成本很高。

  它不像前世,你开一书店,直接租了店面,装修好,直接进货卖书就行。

  在这里大的书店,基本都是前面是门面书店,后面是印刷厂,前店后厂,书店既是卖书地儿,也是编辑部,还是印刷厂,完全就是资源垂直整合。

  秦邵参观了不少书肆都这样,当然都是大书肆。

  “自明,你真的要开书肆吗?这行当其实并没那么好赚。”

  安永贞刚开始很兴奋,但是真正冷静下来却有些忧虑。

  他写过话本,且跟不少书商有联系,对这个行业还算懂些,认为赚钱并不容易。

  秦邵懂得安永贞的意思。

  门面不算什么。

  这年代对于做书肆这种生意的人,门面并不算大开销,问题就书籍印刷其实是个风险活

  这年头基本都是凋版技术印刷。

  凋版印刷就是先在一张薄纸上写上字,反贴在木板上,再把字刻出,然后在板上加墨印刷。

  印刷一本书,基本就是个大工程,成本不低。

  刻完版能印刷很多本,销量很好,还能赚钱。

  如果销量差,基本都是赔本买卖。

  很多书肆印刷书籍不仅要考虑耗材问题,还要养着不少凋刻师傅。

  第187章直接抢劫的盗版书商(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些都是开销。

  且如今的上京不说朝廷官方的印刷机构,就是民间印刷厂就有将近二十家。

  主要分布在正阳门内大街、刑部街、宣武门里、崇文门里、太平仓、国子监前等处。

  这些都算是不错位置。

  这些印刷厂基本都是书肆、印刷厂一体的模式。

  刻书主要是经、史、子集、诗文等科考类的书籍以及销量比较好的黄历等,当然也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