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修改重发)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床单;还有一家是华夏人办的,大概是赔了本,没什么送给乘客。”

  面对众人不同的意见,有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站了出来,目光犀利,大声呵斥道:

  “如今首都‘爆炸案’尚未平息,曰本人无耻的夺走了两名同胞的生命,瑛国人背信弃义,出卖了我们,值此之际,岂能为了一点洋货而去坐外国船只,还有一点民族气节吗?”

  “如果连这点民族气节都没有,我们还怎么实现皖之先生所提倡的‘华厦梦’?”

  大家羞愧难耐,皆为那一点私利感到可耻,也没人再说坐外国船了,目光齐聚于这名叫陈仲弘的年轻人身上,最终选择坐华夏船。

  汤皖的“我的华夏梦”被广为流传,受此感召的全国各地年轻人,皆立志要为华夏梦而奋斗,毅然辞别了故土,向首都奔赴。

  据后世资料披露,1918年春,首都永定门外的留法预备学校开学,首批招收学生300多人,后则陆续有学生从全国各地赶来,总计500多学生。

  他们将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法语学习,以及一些必要的工作培训,两年后,他们将乘坐轮船,跨过大洋,奔赴世界各国各地,学习列强们的先进思想与知识。

  如今迅哥儿和李石曾先生一心在钻研青霉素,所以留法预备学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成为校长的秋明先生顿时感到压力山大。

  这么多学生来投,单是食宿费,每天都要一笔不菲的开支,而且学生数量远远超出预期,宿舍明显不够用。

  只能一边开课,一边建宿舍,这又给黄揽加重了负担,本来管理几百人的后勤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

  另一边,汤皖已经正式辞掉了北大国际关系教授一职位,但是国际关系一科又没有教授来执教,无奈之下,孑民先生亲自来请汤皖当外聘教授,一周两节课,工资还是280大洋一个月。

  不过,汤皖与孑民先生约法三章,这个外聘教授只当一年,期间汤皖将所有教学讲义无偿赠送给北大,并且允许其他教授前来听课学习,一年后由他们执教。

  因为,汤皖要迫切的赚钱,找人搞到了“李锦记”老板李锦堂先生的联系方式,才得知如今“李锦记”总部设立在奥门,时间紧迫,便拍了一封电文。

  李锦堂先生咋一看是汤皖的电文,很是诧异,不明白为何这位名满世界的大学者怎么会找到自己,等看完电文之后,才明白了过来。

  没有犹豫,没有迟疑,并且为了以示尊敬,李锦堂先生回电汤皖,立刻动身前往首都,要与汤皖相商设立“汤达人”子品牌的事情。

  “汤达人”这个工坊是汤皖建立的,虽然段鸿叶占股较多,但品牌还是在汤皖手里,另外,“汤达人”方便面如今很有知名度,为许多人所推崇。

  借由“汤达人”这个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