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七十八章、百年孤独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鲁省和河北,山西都发生了大旱灾。

  当局没有任何救灾措施,老百姓没吃的只能逃荒,从7月就开始有难民陆续离家逃荒了,现在是8月,换算一下,难民潮很快就要到来。

  汤皖心里衡量着,突然想到了什么,朝着厨房就喊道:

  “君嫚!君嫚!”

  君嫚系着围裙从厨房急忙跑出来,手还在围裙上蹭了几下,疑惑道:

  “皖之先生怎么了?”

  “市面上粮食是不是涨价了?”汤皖问道。

  “是啊,从上月开始,就缓慢涨了,到今天已经涨了不少了,南方来的稻米已经涨了大概半成。”

  南方稻米一般都是通过水运到首都,京杭大运河现在断流了,只能通过海运到平津港口,然后再走陆路到首都,如此一来,成本加上了不少,稻米涨价不奇怪。

  “那关外的大米呢?”汤皖又问道,随即拍了自己的脑门,暗道糊涂,南方的稻米既然涨价了,那么东北的大米自然也涨价了,粮行们岂能放过这个涨价的机会。

  “自然也是涨价了!”君嫚答道,却是不明白一帮双手不沾阳春水的先生,怎么就担心其粮食来了。

  “你先去忙吧!”仲浦先生道,随后拍拍手,看向众人,说道:

  “有不同意见的,尽可提出来,我们一起再讨论讨论!”

  刘半夏和启明没有意见,秋明先生更是没意见,胡氏直也表示支持,见此,仲浦先生直接把桌子上吃了一半的菜撤了。

  就这样,在炎炎夏日的草棚子下面直接开起了会,大家开始讨论起接下来的操作。

  所谓赈灾便是需要粮食,而粮食是需要花钱买的,因此,话题就都转移到了如何搞钱上来。

  公开募捐是一种方法,但是光靠这一种方法显然不够,仲浦先生提议:

  “募捐处不单设置首都一处,沪市等大城市也要设立,我们也不单要在首都掀起舆论,更要在全国掀起一股舆论,让全国上下都参与到赈灾上来!”

  “人手怕是不够!”秋明先生提示道。

  “北大的学生和首都的有志学生都可以吸纳进来,他们有的马上就要毕业亦或者这个夏天刚毕业的,尽可当做一个社会实践,参与进来。”钱玄建议道。

  “这个办法好,比如赵氏严这样的就不错,还有你们北大学生会,我赞同。”首常先生道。

  “在舆论这一块,单靠我们声势不一定够!”汤皖担忧道,主要是启瑞目前对于难民这一块暧昧不清。

  汤皖不清楚启瑞是单针对自己,还是原本就针对难民这件事,如果是针对汤皖自己,大不了汤皖低个头。

  可若是针对这件事,那么舆论就有可能会被压制,这才是汤皖最担心的地方。

  一旦舆论被压制,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那么对于全国募捐则是致命的。

  “你是想联系他们?”迅哥儿突兀的问道。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