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会试开始_大明:我爹乃是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分为三场进行,每场一天。

  所以在如此狭小的号房里吃喝写睡三天,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不过即使如此,大明的科举考试,也是唯一一个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天下书生不分贵贱,无不期盼在此金榜题名,此后衣锦还乡。

  随着三通鼓响,祭天拜地之后,会试正式开始。

  对于经过新时代高考历练的魏广来说,手中的试题其实并不难解。

  只是说到这个明朝独创的八股文,他还是有些头疼。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讽刺的是,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

  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结果就是糊涂考官考糊涂考生,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试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八股文只是一个考试的解答形式,而真正对考生来说最大的困难则是考试的思想。

  大明严格规定,所有的文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必须仿照古人立言,要按照朱熹的思想去写文章。

  朱熹一贯主张天理为本,要牺牲人欲,那句著名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他思想的体现。

  以至于东林党初立的时候,他们为了控制大明天子行为,在主张不同的时候,经常鼓动一些书呆子以死明志,血溅太和殿,逼得大明皇帝不得不做出妥协。

  简直是拿国事和生命开玩笑!

  然而说道科考本身,人的意识本身就有很大差异性,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人的认知世界里,是千差万别的,这就给考生们增加了很多难度。

  在固定思维、固定模式下,大明的学子们还是很好地完成他们的文章,实在令人佩服……

  又可悲至极。

  与此同时,隔壁已经要许多考生开始挠头抓发,好似遇到了天大的难题,可对于魏广来说,迎合上意,入乡随俗算不上多难。

  难的是明明知道这种选举方法不过掩耳盗铃,但自己还要昧着良心逢迎。

  只是想起为了自己科考这件事,老爷子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精力财力,自己若不能通过会试,便是对不起老爷子对自己的良苦用心。

  也对不起自己这个穿越者的身份。

  如果不通过此举到达可以决定大明命运的地位,让后世之人深受外族欺凌,那便是自己作为华夏男儿的失职!

  还犹豫什么?

  干!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