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_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林听到父亲的话,顿时慌了。

  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说道:“那如果,张正明下台了,由您接任内阁首辅呢?”

  “只要您当了首辅,那些刁民的状纸就算递上了内阁,你想怎么处理,就可以怎么处理。”

  此话一出,本来刚刚还一脸怒意的李芳,神色骤变,眯起眼睛道:“你这话什么意思,张正明是当朝太傅,又是先帝的托孤重臣,怎么可能下台?”

  “爹,我最近听说,因为燕王就藩之事,现在闹的满朝风雨。”

  “为此,皇帝陛下不仅怒斥了御史,还直接骂了张正明。”

  “那些话,差点就指着说张正明权倾朝野了。”

  李林道:“由此可见,陛下心中对他早就极为不满了,而这,正是您的机会啊。”

  李芳闻言,没有说话,低着头沉思。

  这句话完全没错。

  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下。

  身为大魏天子。

  手下却有一位权势滔天,桃李满天下,同时极具威望的大臣,皇帝会怎么想?难道不会加以戒备?

  见父亲被自己说动,李林继续开口:“爹,这些年,无论什么事,张正明都处处压您一头。”

  “他都当首辅多少年了,正好陛下对他也有意见,难道您不想取而代之吗?”

  是啊,现在的内阁,说是一位首辅,加上四位次辅协同。

  可实际上呢?完全就是张正明的一言堂。

  李芳虽然权力也很大。

  可在对方面前,完全不够看。

  要知道,他可是前朝状元,但张正明呢?什么功名都没有,当年不过一乡野村夫而已。

  被这样的人压了几十年,李芳心中自然是极其不满的。

  若说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完全不可能。

  谁不想当内阁首辅、权倾朝野啊?

  李芳就非常想。

  只不过,他并未表态。

  而是看着儿子,沉声道:“那你所谓的机会,又是什么?”

  “当然是关于燕王就藩之事!”李林道:“现在满朝文武,都在为此事劝谏陛下,但都没成功,可若是您在这方面,劝谏陛下成功,做到张正明都没做到的事情呢?”

  “这不仅能在陛下面前露露脸,满朝文武,也绝对会在这时候,对您刮目相看的。”

  “届时,张正明威望大减,您再联系一下同僚,首辅之位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行不行,陛下心意已决,我要反对燕王就藩,无疑会让陛下大怒。”

  李芳摇头,觉得想要劝谏成功这种事情,完全不可能。

  现在谁不知道,只要反对燕王就藩。

  皇帝陛下肯定会大发雷霆。

  “爹,您这就想错了。”

  “陛下为何放燕王就藩?道理很简单,肯定是因为太后的压力。”

  李林笑道:“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反对就藩,只需要劝谏陛下,在燕地驻军,监视燕王就可以了。哪个皇帝不怕藩王造反啊?陛下肯定也怕,不然怎么会扣留他在京师三年?”

  “如此,不仅让陛下可以向太后交代,又能免陛下的后顾之忧,一举两得啊。”

  这一席话,引得李芳眼前一亮,因为他思考了一下,觉得此计可行。

  当即,满脸欣慰道:“没想到你有如此心智,不愧是我的儿子。”

  “好,我现在就写奏折。”

  说完,李芳就走到桌台前,准备提笔。

  但这时候,李芳连忙走过来,连忙道:“爹,您言辞一定要犀利,最好以辞官为谏。这样成功的几率更大,传出去,朝臣们肯定也会更佩服您的风骨。”

  “对对,我儿说的对!”李芳听到后,立即点头,然后开始奋笔疾书。

  此时此刻,他已经开始想象到,自己的奏折被陛下欣赏。

  从而挤走张正明,成为内阁首辅,权倾朝野了。

  而李林,则是在一旁边看边提意见。

  不知道为什么。

  他总觉得,自己今天思路非常清晰。

  想着以后走仕途,肯定会比父亲做的更好。

  就这样,李家父子两人,正在一起畅想着光明的未来。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