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董府窖藏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迟早会沦陷,于是,他们决定把府上日常使用的金银器掩埋起来,等着战乱过后再取出来。

  果不其然,同年9月,蒙古军仅用一个多月就攻入成都城。

  他们一路扫荡,生灵涂炭。

  而董府之人离开之后,纵然战事早已平定,董府的人们却再也没有回来。

  或许,他们一家老小都在战火中惨遭杀害,又或许他们已经踏上了逃亡之路,却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故土。

  具体情况,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而

  这批闪亮的宝贝,在黑暗的地下,一埋就是将近800年,再也没能回到董宅热闹的餐桌上。

  一直到1993年的冬天,川省彭州市进行商业区改造,才无意间打开了这座宝藏的大门。

  350多件金银器藏身其中,刻有铭文的有250余件,其中“董”“董宅”“陇西郡董宅”反复出现。

  这也成为现在推测金银器主人的重要线索。

  这次意外发现的成果,也就是彭州金银器窖藏,被誉为“天下金银第一窖”。

  这一批彭州金银器,代表了宋代金银器的最高水平。

  对这批彭州宋代金银器窖藏的评价,可真心不低。

  就算是到现在,也

  不要小看这句话的分量。

  要知道,宋代时期的金银器,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再是王孙贵族的专属,也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

  《清明上河图》里的宋代酒楼,或许里面的人们正在用金银制作的酒壶与酒托饮酒呢

  !

  真不是炫耀,如果你到宋代的酒肆茶楼里,店家用银子做的杯子招待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宋人的笔记里,有很多关于金银器的记载。

  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里,这样描绘汴京酒楼中的金银器。

  “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虽一人独饮,碗遂亦用银盂之类。”

  在宋代,不仅地段繁华、装潢讲究、服务周到的高档酒店如此,就连巷尾小道上的路边摊,只要生意做得不错,店主有些财力,也会使用银器承装果菜、小食以招揽往来之客。

  此般讲究,或许并不仅仅是奢华二字,就可以尽数概括得了。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王孙贵族们呢?

  彭州的金银器,能在其中获得“最高水平”的评价,足以见得这批金银器制作之精美、内容之丰富了。

  当然,宋时金银器的极大发展,与宋代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从制作题材来看,宋代的金银器使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自由。

  宋代政府放宽对金银制品使用的限制,所以金银制品也更加接近普罗大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些宋朝的金银器,大致可以分类四类,法器(宗教类)、器皿(日用和陈设类)、首饰(饰品)、宝货(金银货币)。

  从川省的彭州金银器窖藏里,我们大体能勾勒出宋朝人日常生活中用的金银器物。

  首先是盛食器,主要是碗、盘。

  这是

  宋朝人盛放食物的器皿,和今天我们使用的相差不大。

  主要是碗、盘子、碟子之类。

  碗

  多曲碗,主要是指菊瓣碗,是从宋朝开始流行的式样。

  碗的功能,主要用来盛放食物或者饮料。

  请收藏:https://m.wx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